从中国好声音和莫言的百度指数看网络营销制约因素

王朝互联网·作者佚名  2012-10-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余木青是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一枚屌丝,没做出什么大的成绩,却也矜矜业业,专注并喜欢着自己的工作。由于这段时间中国好声音的火爆以及莫言获取诺贝尔文学奖引发的读书热,出于职业习惯,去查了下“中国好声音”和“莫言”的百度指数相关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好声音”的最高百度指数高达246万,而“莫言”的最高百度指数却只有92万。在中国好声音冠军尘埃落定后,其百度指数稳定在20万左右,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个星期后,其百度指数也逐步下降,昨日百度指数是11万。

不难想到,两个热门事件都催生了极大的商业价值。尽管这两个热门事件都不是典型的网络营销,但是却也能通过这些数据的变化,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事实上网络营销中,有这些因素在制约着:

1、网络营销受众:“中国好声音”和“莫言”的百度指数相差较大的原因,就是在于这一点。事实上两者的火爆程度相差不大,但是接受对象却范围不同。显而易见,“中国好声音”的受众会大于“莫言”。作为一个全民皆宜的电视节目,好声音可以面向各个层面的观众。而“莫言”以及“莫言”的书和“莫言”获奖的相关信息,却很难引起一些底层的、为了生计而奔波忙碌、文化程度不高的民众。

2、推广力度不同:“中国好声音”牵涉到的利益团体比较多,背后肯定会有专业的推手,为整个节目的火爆进行宣传,不仅有主流媒体的报道,还充斥在网络的各个角落。而“莫言”获奖前后的新闻信息,其话题的火爆就比较自然,有推手的痕迹却不明显,主要还是传统火爆话题的自然传播!

3、持续时间不同:“中国好声音”的火爆是一个持续不断、逐渐积累的过程。而“莫言”这一话题的火爆,只能算是一个“突发”的现象。从媒体报道莫言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到确定,整个过程只是短短几天的时间,没有长期的铺垫。因此尽管莫言成为中国籍华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却在百度指数上输给了“中国好声音”。

本文泛泛而谈,如有不妥之处,窃笑请捂嘴!文尾给大家推荐个笑话网站丢脸网http://www.diulian.net/,不好笑你抽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