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IT与通信领域(ICT),浦东有点被边缘化了。”昨天,在一场由浦东新区科委组织的该区ICT产业规划建议专家评审会上,中科院计算所上海分所所长孔华威不无担忧地对CBN说。
他认为,随着消费电子与3G时代的到来,这种“边缘化”的程度正持续加深。上海急需重新定位产业,跳离传统发展模式,在技术、品牌两端着力,占领微笑曲线两端。
浦东新区也正尝试改变,由中科院计算所上海分所、上海张江集团组织起草的《上海浦东ICT产业规划建议书》通过了评审,它正酝酿推出一个涉及产业基地、本地品牌、车库创业以及政府2.0概念的新规划。
张江不愿做“打工者”
从品牌层面看,上海已经成为全球IT产业的打工者:传统家电领域,红灯、凤凰、金星已经消失,上广电SVA影响力也渐弱;手机与数码领域也全部由外来品牌支撑。
“比如,2.5G通信时代,手机跟通信设备是主角,上海被深圳远远甩开了。”他说,中兴、华为已成年销售额上百亿美元的国际性企业;而手机方面,华南一地,山寨市场占据了中国手机销量一半以上,其中天宇等品牌,已风靡东南亚。而北京IT与通信领域,则有联想、华旗等行业巨头支持。
当然,张江有成为3G重镇的基础。比如上海贝尔、展讯、禹华手机设计均为行业中重要企业,但因缺乏本地品牌支撑,也被挤压到产业的“边缘”。
浦东新区科委副主任张爱平认同这一观点。他说,浦东IT制造尤其半导体代工业很有名气,但未来只有IT与通信领域融合的领域,才可能创造更高附加值,形成杠杆效应。
张爱平曾是张江一家企业高管,他也是上述《规划建议书》的倡导者与指导委员会负责人。“这4年,我一直琢磨浦东信息与通信产业新模式,不能错过机会。”他说,上海设计业发达,必须要“无中生有”,创造品牌,延伸价值。
孔华威忧心的另一点是,浦东虽在半导体产业、网游等领域领先本土其他区域,但缺乏平台化技术,尤其是类似联发科,TD-SCDMA的平台核心标准。不过,他表示,也不必自惭,还来得及重新规划,浦东仍有希望成为中国“数字高原”。
张江高科几乎是浦东高新产业的代名词。张江集团副总经理殷宏坦陈,这一区域确实到了重新规划的时候,但也“急不得”,必须充分论证,在技术、产品、创新产业环境等许多方面细致规划。
“在中国IT与通信领域(ICT),浦东有点被边缘化了。”昨天,在一场由浦东新区科委组织的该区ICT产业规划建议专家评审会上,中科院计算所上海分所所长孔华威不无担忧地对CBN说。
他认为,随着消费电子与3G时代的到来,这种“边缘化”的程度正持续加深。上海急需重新定位产业,跳离传统发展模式,在技术、品牌两端着力,占领微笑曲线两端。
浦东新区也正尝试改变,由中科院计算所上海分所、上海张江集团组织起草的《上海浦东ICT产业规划建议书》通过了评审,它正酝酿推出一个涉及产业基地、本地品牌、车库创业以及政府2.0概念的新规划。
张江不愿做“打工者”
从品牌层面看,上海已经成为全球IT产业的打工者:传统家电领域,红灯、凤凰、金星已经消失,上广电SVA影响力也渐弱;手机与数码领域也全部由外来品牌支撑。
“比如,2.5G通信时代,手机跟通信设备是主角,上海被深圳远远甩开了。”他说,中兴、华为已成年销售额上百亿美元的国际性企业;而手机方面,华南一地,山寨市场占据了中国手机销量一半以上,其中天宇等品牌,已风靡东南亚。而北京IT与通信领域,则有联想、华旗等行业巨头支持。
当然,张江有成为3G重镇的基础。比如上海贝尔、展讯、禹华手机设计均为行业中重要企业,但因缺乏本地品牌支撑,也被挤压到产业的“边缘”。
浦东新区科委副主任张爱平认同这一观点。他说,浦东IT制造尤其半导体代工业很有名气,但未来只有IT与通信领域融合的领域,才可能创造更高附加值,形成杠杆效应。
张爱平曾是张江一家企业高管,他也是上述《规划建议书》的倡导者与指导委员会负责人。“这4年,我一直琢磨浦东信息与通信产业新模式,不能错过机会。”他说,上海设计业发达,必须要“无中生有”,创造品牌,延伸价值。
孔华威忧心的另一点是,浦东虽在半导体产业、网游等领域领先本土其他区域,但缺乏平台化技术,尤其是类似联发科,TD-SCDMA的平台核心标准。不过,他表示,也不必自惭,还来得及重新规划,浦东仍有希望成为中国“数字高原”。
张江高科几乎是浦东高新产业的代名词。张江集团副总经理殷宏坦陈,这一区域确实到了重新规划的时候,但也“急不得”,必须充分论证,在技术、产品、创新产业环境等许多方面细致规划。
“在中国IT与通信领域(ICT),浦东有点被边缘化了。”昨天,在一场由浦东新区科委组织的该区ICT产业规划建议专家评审会上,中科院计算所上海分所所长孔华威不无担忧地对CBN说。
他认为,随着消费电子与3G时代的到来,这种“边缘化”的程度正持续加深。上海急需重新定位产业,跳离传统发展模式,在技术、品牌两端着力,占领微笑曲线两端。
浦东新区也正尝试改变,由中科院计算所上海分所、上海张江集团组织起草的《上海浦东ICT产业规划建议书》通过了评审,它正酝酿推出一个涉及产业基地、本地品牌、车库创业以及政府2.0概念的新规划。
张江不愿做“打工者”
从品牌层面看,上海已经成为全球IT产业的打工者:传统家电领域,红灯、凤凰、金星已经消失,上广电SVA影响力也渐弱;手机与数码领域也全部由外来品牌支撑。
“比如,2.5G通信时代,手机跟通信设备是主角,上海被深圳远远甩开了。”他说,中兴、华为已成年销售额上百亿美元的国际性企业;而手机方面,华南一地,山寨市场占据了中国手机销量一半以上,其中天宇等品牌,已风靡东南亚。而北京IT与通信领域,则有联想、华旗等行业巨头支持。
当然,张江有成为3G重镇的基础。比如上海贝尔、展讯、禹华手机设计均为行业中重要企业,但因缺乏本地品牌支撑,也被挤压到产业的“边缘”。
浦东新区科委副主任张爱平认同这一观点。他说,浦东IT制造尤其半导体代工业很有名气,但未来只有IT与通信领域融合的领域,才可能创造更高附加值,形成杠杆效应。
张爱平曾是张江一家企业高管,他也是上述《规划建议书》的倡导者与指导委员会负责人。“这4年,我一直琢磨浦东信息与通信产业新模式,不能错过机会。”他说,上海设计业发达,必须要“无中生有”,创造品牌,延伸价值。
孔华威忧心的另一点是,浦东虽在半导体产业、网游等领域领先本土其他区域,但缺乏平台化技术,尤其是类似联发科,TD-SCDMA的平台核心标准。不过,他表示,也不必自惭,还来得及重新规划,浦东仍有希望成为中国“数字高原”。
张江高科几乎是浦东高新产业的代名词。张江集团副总经理殷宏坦陈,这一区域确实到了重新规划的时候,但也“急不得”,必须充分论证,在技术、产品、创新产业环境等许多方面细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