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完胜奥巴!M4/3两阵营饼干头大PK

王朝互联网·作者佚名  2009-10-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松下GF1和奥林巴斯E-P1两款产品以超便携、高画质以及可换镜头的特性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便积攒了广泛的人气,而在所有关注GF1以及E-P1的读者当中,相信大家最关注的就是它们到底孰优孰劣?尽管在GF1正式达到IT168评测室之前,我们很难对两者进行深入的比较,但根据最近日本dc.watch网站发布的一些样片,我们倒是可以清楚判断出E-P1及GF1配套饼干镜头的素质到底如何。

以下样片均采用松下GH1作为测试平台,镜头分别是松下GF1套头之一的LUMIX G 20mm F1.7 ASPH.以及奥林巴斯E-P1套头之一的M.ZUIKO DIGITAL 17mm F2.8。此两款镜头由于体积小巧,焦距适中,所以也是选择GF1或者E-P1用户的首选镜头,而从这个角度讲,它们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GF1和E-P1的整体素质。

以下样片均可点击查看原图,如果懒得点还可以看后面更为直观的100%截图对比

LUMIX G 20mm F1.7 ASPH.

M.ZUIKO DIGITAL 17mm F2.8

F2.8

F2.8

F4

F4

F5.6

F5.6

F8

F8

F11

F11

F16

F16

中心成像对比:

光圈:F2.8左:LUMIX G 20mm F1.7 ASPH. 右:M.ZUIKO DIGITAL 17mm F2.8

光圈:F4左:LUMIX G 20mm F1.7 ASPH. 右:M.ZUIKO DIGITAL 17mm F2.8

光圈:F5.6左:LUMIX G 20mm F1.7 ASPH. 右:M.ZUIKO DIGITAL 17mm F2.8

光圈:F8左:LUMIX G 20mm F1.7 ASPH. 右:M.ZUIKO DIGITAL 17mm F2.8

光圈:F11左:LUMIX G 20mm F1.7 ASPH. 右:M.ZUIKO DIGITAL 17mm F2.8

光圈:F16左:LUMIX G 20mm F1.7 ASPH. 右:M.ZUIKO DIGITAL 17mm F2.8

边缘成像对比:

光圈:F2.8左:LUMIX G 20mm F1.7 ASPH. 右:M.ZUIKO DIGITAL 17mm F2.8

光圈:F4左:LUMIX G 20mm F1.7 ASPH. 右:M.ZUIKO DIGITAL 17mm F2.8

光圈:F5.6左:LUMIX G 20mm F1.7 ASPH. 右:M.ZUIKO DIGITAL 17mm F2.8

光圈:F8左:LUMIX G 20mm F1.7 ASPH. 右:M.ZUIKO DIGITAL 17mm F2.8

光圈:F11左:LUMIX G 20mm F1.7 ASPH. 右:M.ZUIKO DIGITAL 17mm F2.8

光圈:F16左:LUMIX G 20mm F1.7 ASPH. 右:M.ZUIKO DIGITAL 17mm F2.8

样片分析及总结:

以上样片表明,LUMIX G 20mm F1.7 ASPH.在从F2.8至F16的光圈范围内,中心成像质量均优于M.ZUIKO DIGITAL 17mm F2.8,而在F2.8至F8光圈范围内,LUMIX G 20mm F1.7 ASPH.的边缘成像质量也要优于M.ZUIKO DIGITAL 17mm F2.8。同时,两款镜头从F2.8至F8的中心成像以及边缘成像表现变化不大,从F11开始两款镜头的中心及边缘成像质量有较为明显的下降。另外,在紫边控制上,两款镜头虽然表现都不错,但仔细观察边缘画质样片就会发现M.ZUIKO DIGITAL 17mm F2.8还是不如LUMIX G 20mm F1.7 ASPH.。

其他方面,LUMIX G 20mm F1.7 ASPH.和M.ZUIKO DIGITAL 17mm F2.8在畸变控制上均表现出色,不过两者的抗眩光能力又同样一般,所有样片在中心偏右位置都出现了光晕。

PS:以上样片中并未提供LUMIX G 20mm F1.7 ASPH.在F2.8之前的样片,所以当LUMIX G 20mm F1.7 ASPH.在几乎所有光圈下取胜之后,我们还可以把它在F2.8之前的光圈都当作是白送的,呵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