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认证培训需要重新认识

王朝互联网·作者佚名  2009-06-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赛迪网讯】第十三届软博会“软件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东方瑞通IT培训与服务中心总经理 衣明鹏演讲《国际认证培训需要重新认识》:

在媒体上谈论国际认证,需要一定的勇气。2002年以前,由于国际认证在国内的过度推广(大量不负责任的机构提供低成本的考前辅导培训,公开宣称100%通过,甚至有黑心机构直接提供有组织的代考活动),使国际认证证书的价值遭到严重贬低,被称为“paper”认证,即只有证书没有技能。

为遏止此种现象,2003年以来,以微软为代表的各大IT厂商大幅度提高了认证考试费用(最高涨价100%),使国际认证证书对IT从业者的吸引力降到冰点。据称,90%以上的认证培训机构在2003-2004年间倒闭。

1 国际认证的巨大变化

近年来,国际认证体系在国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两大考试提供商(Prometric和VUE)大幅度提高了考试监管力度,超过50%的违规考试中心被关闭,加强了对各个考场的不定期巡查(假扮考生到考场参加考试,审核考场的监考制度),考生考试过程的监控录像的抽查力度更大,提高了考试中心违规的成本和威慑力。严格的考试监管,有效提高了国际认证证书的权威性,提升了证书的价值。

(2)各大IT厂商不断推出新举措,如:微软推出新一代认证,部分考试中提供测试学员动手能力的实验操作题型;思科自2007年实行行业内最严格的考试监管规范,要求考生提供指纹验证,并在考试现场拍摄考生照片,彻底杜绝代考现象。

(3)大批认证培训机构倒闭,只有真正提供有价值的IT中高端培训,并有良好口碑的机构才得以生存,使国际认证培训重新由“认证”回归到“培训”的核心价值上来。

更关键的是,参加培训的学员都已经回归理性,能够认识到认证证书只是一种能力的证明,没有相应的能力,持有的证书越高级,在严格的应聘面试中只会自取其辱。

2 大学生需要参加国际认证培训吗?

在此谈谈个人体会。2009年年初,我们决定招聘一批应届大学生,其中的助教和工程师岗位,招聘对象全部是211院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然而招聘结果令人失望,到我这里已经是三面,应该说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都非常好。然而,作为计算机“科班”出生的大学生,对IT行业的了解却极其浅薄,只大概知道IT行业中有软件开发这样的岗位,对于IT行业中需求更加广泛的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以及售前、售后工程师等等岗位以及其就职要求,大多没有什么概念。对于IT行业中硬件服务器、主流的软件产品(如网络操作系统、邮件服务器、数据库、工作流等等),也知之甚少!

对于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参加权威的国际认证培训,可以快速获得最新的主流IT产品技术相关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为自己增加筹码。从某种意义上说,长期的、综合服务较多的就业培训更加适合经济条件较好和综合素质不那么优秀的学生,而已具备一定就业实力尤其是名牌高校的学生可能更加适合灵活多样的短期认证培训。

国际认证体系实际上规定了一种业界统一的课程规范。而认证培训的关键亦在于培训而非认证,认证培训机构能够从厂商获得最新课件和最新技术的师资培训,可以教会学员正确的使用最新IT产品。

3 正确认识国际认证培训

随着2003年以来国际认证授权培训机构的大批倒闭,认证培训实际上已经退出了大学生培训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成为市场主流。

大多数职业教育机构提供的是软件工程师课程,软件开发人才培训对国家的软件外包产业发展和有志于从事软件开发的大学生有积极的意义!然而,软件开发人才只是IT行业中某一类岗位的人才,企业需求最多的售前售后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网络运维管理人才,同样急需培训。

企业希望快速招聘到能够熟练使用一种或者几种主流软件产品的人才,比如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Linux等等),数据库软件(SQL Server,Oracle等),大型应用软件(如邮件服务器,工作流等),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等。很显然,大学常规课程不能让大学生掌握这些产品的使用,大多数职业教育机构也并不提供这类培训。

大多数基于产品的认证培训相对于软件工程师培训而言,其培养的是学员熟练掌握某些软硬件产品的使用能力,由于针对性更强,学习周期较短,因此更加灵活,但同时也对个人要求更高,不是Total Solution,并不针对就业。认证培训有以下特点:

(1)所有课程都是最新的主流IT软硬件产品的使用技能培训,由厂商统一设计标准课件;

(2)所有课程都分为理论授课和动手实验两部分,一般各占50%,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员实际配置、部署和管理有关软硬件产品的实际动手能力;

(3)所有课程都是短期培训(1周到4周),课程信息量大,效率高;

(4)相对于具有完整服务的就业培训而言,费用更加低廉,就业培训相当于一个大包,而认证培训也许只是其中一个子集;

(5)比较灵活,选择面也较多;

(6)适合基础较好,综合学习能力强的大学生参加。

4 结语

本文希望读者从如下几方面重新认识国际认证培训:

(1)企业需要的IT人才中,网络管理系统管理、售前售后工程师等的需求量比软件人才大得多。权威的认证培训是培养这一类人才的最佳途径;

(2)国际认证培训的重点在于培训,而不是认证。取得证书只是获得“敲门砖”,能否成功就业还要看自己是否能够通过用人单位严格的笔试和面试。因此取证不是目的,参加培训掌握技能才是最终目的;

(3)认证培训课时短费用低,理论培训和动手实验相结合。更适合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大学生选择;

(4)2003年以来,在IT厂商、考试机构以及认证培训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国际认证的泡沫已经完全消失,国际认证的价值目前实际上被大学生严重低估。

(责编:大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