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模达2000亿“手机之都”这张名片理直气壮
纪念深圳特区建设三十周年深圳梦●城市名片·手机之都
到底是深圳成就了手机,还是手机成就了深圳,这已经是一个无法理清头绪的命题。在深圳迅速由昔日的边陲小镇成长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同时,手机作为高科技产业的代表,在这十年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如今,在深圳方圆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中国最密集的手机产业链厂家。手机之都的光环,更像是一种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在这里,你可以听到很牛的数字:全国半数手机企业在深圳,手机产能上亿部,全国的两部手机中有一部来自深圳。世界每四部手机中就有一部产自深圳。以深圳为核心的手机产业链再加上对周边的辐射效应,产业规模可以达到2000亿,围绕手机在转的产业军团达到了百万级别人数。受手机之都的感召,深圳人的更新手机的速度也是全国最快。今后,如何有效地提升中国手机产业的竞争力,营造和谐共处的市场环境,擦亮深圳“手机之都”这张城市名片,也许将成为它孜孜以求的课题答案。
“深圳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同样适用深圳。对于这个“手机之都”的头衔而言,世界才是它的版图。
深圳手机业年产值2000亿,堪比内地大城市GDP
“对于把深圳建为‘手机之都’的建议,我认为是可以的,我个人表示支持。”2007年初在深圳召开的“手机企业首脑会议”上,国务院信息办常务副主任、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名誉会长曲维枝的一番表态,为深圳注入一剂强心针。一直隐隐绰绰的帽子,也许从此时可以光明正大地戴上了。
2006年前后,正是深圳手机产业发展的历史高峰。承载“手机之都”名头的,有着让人眼花缭乱的数字和证据。那么,作为全球“手机之都”,到底哪些理直气壮的底蕴可以叫板全世界?按照市无管办和市无线电行业协会手机专业委员会的调研、企业统计数据综合显示:2006年手机产量超1亿部,约占全球手机总产量7.8亿部的13%和今年全国总产量3.4亿部的1/3。这个数字意味着,全国每3部手机、全球每8部手机中,就有一部产自深圳。再加上深圳拥有研发、销售、物流大大小小的数千家手机配套公司,已然形成了一条以手机为中心的完整的产业链,打造深圳“手机之都”优势凸显,对于未来中国手机走向全球意义重大。截至2007年7月,全国获得手机牌照的企业共有82家,有接近一半给了深圳的企业,包括了中兴、华为、康佳、创维、万利达、金立等响当当的企业品牌,另外还有十几家正在申请牌照中。有些不是以深圳为注册地的企业,也将运营或研发中心设在了深圳。
不仅如此,实际上全球手机著名企业都可以在深圳找到影子。据记者观察,N okia、M O TO、SonyEricsson、Sam sung分别在深圳富士康和伟创力代工生产。在业内人士看来,生产手机所需要的200多个零部件,大约90%都能在深圳配套,有不少配套产品列世界之最。一些手机产业链的老板向记者透露,因为整个制造链条非常完备,他们甚至可以几十秒内从无到有“创造”一部崭新的手机。
除生产制造外,深圳手机销售量也居全国乃至全球各大城市之最。据深圳手机专业委员会估算,深圳手机年销量接近1亿部,年产值约达2000亿元。光这个数字,已可以比肩内地很多大城市全年的G D P了。
来自市民的活跃程度也为这座城市的光环增加了色彩。“深圳人入网率全国第一”——— 截至2006年6月,深圳入网电话为1492万部,客户主要集中在移动、联通和电信(市话通)“三大巨头”,手机普及率超过100%,而全国的手机普及率为32.7%,深圳手机的发达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深圳打造全球“手机之都”的消息不胫而飞,快速传遍了整个海内外。
中国手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琪说,深圳依靠临近香港的地缘优势,在潮流把握和元器件供应链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获得手机生产牌照的厂商中如创维、万利达等接近一半的牌照落在深圳。深圳2小时商圈中,拥有几十家手机企业,是目前全世界手机企业最集中的城市。海外方面,富士康、三星、飞利浦手机深圳基地、比亚迪也正在成为国外手机巨头代工基地,每年制造国外品牌手机也不少于3000万部。华为、中兴通讯等通讯业巨头在国际市场上也享有盛誉。
“深圳一定会全力打造手机之都”,而且这个愿望“正在、或将要变成现实。”———时任深圳常务副市长刘应力对外界的注视做出了热情洋溢的回应。
不过,上述的数字从2006年到2009年,又是一番跳跃。记者从深圳海关了解到,深圳产业优势得到发挥,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重要的手机生产基地。按照工业行政管理部门统计,全国每2部、世界每4部手机中就有1部产自深圳。
放开牌照、筑实验室、建协会,深圳成手机业硅谷
手机之都的桂冠还没捧热,来自国家政策层面的好消息接踵而来,深圳注定要成为续写这个产业辉煌史的承担者。
2007年,国务院一纸令下宣布了第四批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决定取消国家特殊规定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等生产项目核准。这意味着自2004年实施的手机核准制将正式取消。
左边机遇,右边挑战,这个决策成为深圳产业命运的分水岭。“今后不管‘三码五码’,跑得快的就是好马!”深圳华强北一位资深手机经销商喜不自禁:上述政策实施之后手机不管是谁生产的只需通过入网检测便可上市,实际上意味着黑手机将“转正”,不再存在“黑手机”这个概念以及手机生产牌照的限制。
毫无疑义,深圳手机制造商几百家,产量占全国近一半,产业基础雄厚,取消牌照无疑是给深圳乃至国产手机注入了新的活力,产业也将按照市场规则优胜劣汰,产量在全球举足轻重的深圳手机将名正言顺参与全球化竞争。可以预见,一些有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的企业将脱颖而出。不过,也有一些隐忧在所难免。一位国产手机厂商的负责人认为,取消手机牌照核准制这一决策,意味着由政府行政手段干预手机产业的规范与发展已经宣告终结,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开始,标志手机行业将重新洗牌。
与此珠联璧合的,是强化手机之都的另一举措的悄然酝酿。2007年10月,作为高交会的一个项目,南方手机检测中心正式落户深圳,福田区政府亦参股其中。知情人透露,这一手机检测中心是中国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在深圳专门设立的检测机构,将为企业提供快捷、高质量的手机测试认证和相关技术服务。在业内看来,将进一步加强深圳手机之都的地位及全国辐射力;深圳,如同美国的“硅谷”,已经形成了一条以手机为中心的完整的产业链。
检测费用高时间慢一直是手机圈内的心病,也是阻碍深圳产业发展的绊脚石。按照业界共识,目前检测一款手机需要费用大概32万,时间要两个半月,这显然已不能适应手机制造商需要尽快上市的要求。黑手机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差,新品上市速度可能比国产手机快1-2个月。缩短入网检测的时间就成了国产品牌手机的迫切愿望。如果南方检测中心运作起来,检测时间将只需要1-2周就可以了,可帮助深圳手机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同时削弱黑手机泛滥的速度。
深圳市手机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孙文平显得十分兴奋:手机牌照制放开进入实施阶段,南方手机检测中心也宣布开业,一系列组合拳将进一步加速新品上市步伐。
“对于建立手机之都,成立检测中心是很有必要的。”曾经凭借刘德华形象而一炮走红的深圳金立董事长刘立荣正是当时业界的“红人”。他认为,国产手机企业应重视经营模式的创新。在国外品牌已完全适应中国市场、大举实施扁平化营销的现状下,开拓多元化营销模式。
高潮迭起。从2008年开始,为了延续手机之都的辉煌,深圳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和服务机构、会展公司、手机企业界也开始在不遗余力地推动。据记者观察,几乎每两天就有一个和手机行业相关的论坛在深圳召开。手机方案大会、手机风险论坛、手机3G论坛、手机设计大赛、蓝牙峰会、手机锂电大会等“你方唱罢我登台”,轮番刺激整个不甚兴奋的产业神经,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深圳50多家手机企业还在积极筹备成立相关的行业协会,以整合产业资源,共享信息平台,促进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将手机产业打造成深圳的又一张崭新的名片。
深圳山脊咨询总经理谭贻国对此建议,深圳应定期举行专业的全球手机展览及手机文化节,成为和巴黎时装周、底特律汽车工业博览会比肩而立的全球行业盛典,为业内人士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
深圳手机从业人员约百万,造就多个青年亿万富翁
在牌照逐步放开后,深圳前赴后继涌现一大批手机新军:欧信、友利通、港利通、新中桥、国宏、高新奇……他们打品牌,找代言人,忙售后服务,在人们不经意间开始开疆拓土,成为和诺基亚们抗衡的新生力量。姚少杰,深圳铠基通信的总经理,这位刚从国外学成回来的年轻人最近带领他的团队在深圳创业,还把任达华请来做他手机品牌的“当家花旦”。姚少杰觉得,对一个消费者来说,你让他们说国内品牌的话,可能五个手指都数不出来,更不用说二线品牌了。这种尴尬在其他行业是比较少见的,说明他们的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了。“在这个情况下,我觉得留给新人的蓝海还是很大。”也许今天已经没有人确切知道深圳到底孕育了多少个手机品牌了。因为这个数字一直处于变化中。有人留意到,几乎每周都能够看到一个手机品牌在深圳诞生。
同样让人糊涂的,还有深圳手机产业大军的人数。手机设计行业的一位老板蔡先生向记者透露:“深圳有400万人围绕手机在走。”这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字,但蔡先生却认为手机产业链非常绵长,有印刷、物流、装配、设计、开发、销售、售后、包装、代工等,其中包括正牌的、跨国的、新进入的、黑的、白的、地上的,还有地下的,仅仅汇集在深圳的国包商,就有3000家,这还不包括地包商、省包商、其他各级代理以及各大小手机企业在深圳的分公司,还有大量从外地蜂拥到深圳提货的人。
“你到赛格、华强走一圈,就知道有多少人围绕手机在生存。”蔡先生如是说。而深圳手机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孙文平认为,产业人群应该未达400万之众。
那么,打个折扣又如何呢?“以深圳为核心,包括周边辐射效应在内,深圳的手机产业链养着上百万的人口,这还是可能的。”深圳战国策行业首席分析师杨群分析道。不论如何,这个产业军团注定是天文数字。与此相伴相随的是,深圳手机产业所成就的亿万富翁俱乐部。在观察人士看来,当中国的手机产业已从深圳向外蔓延时,南方地区依然是人们梦想从中快速成功的手机制造业中心。在深圳街头巷尾,到处有着这样的造富梦想。“这里有许多20多岁的亿万富翁。”一些年轻人挥舞着一个粉红色的手机说,“等几个月后顺利实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自己也将成为亿万富翁俱乐部中的一员。”
深圳手机行业营销人士李灏在这个领域浸淫十多年,目睹了身边有很多人飞黄腾达。他告诉记者,很多一无所有的人从手机圈里体验了人生的跌宕起伏,从穷光蛋到亿万富翁,仅仅需要寥寥几年的时间。很多人善于在市场夹缝中找到出路,比如生产按键、麦克风和塑料连接件等不太具有技术含量的手机部件,同样能够发横财。不过,这个行业,每天几乎有人破产。
山寨手机是深圳尴尬标签还是阻击洋品牌的“英雄”?
和深圳的产业辉煌影形不离的,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咒语——— 山寨。
伫立在华强北路上,目光所及是一片熙熙攘攘蜂拥云集。除了部分逛街购物群体之外,更多的是与“电子一条街”定位相吻合的产业人群。光是这个商圈,拥有规模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电子通讯市场35家,日均人流量50万人次,年销售总额超过300亿元,是中国最大的手机集散地,也是山寨手机的“天堂”。
按照业内的约定俗成,华强北几乎演绎成中国手机业的晴雨表。“你在这里所看到的,都只是最低层次的商业模式,你看不到的,是遍布各大厦的指挥中枢和关外的生产基地,还有超乎想象的出货能力。”长年在华强北东方时代广场做贸易的老王说。在老王看来,这个产业链黑白两道的延伸,肯定有着难以估计的操刀手。“iPhone其实有女性版,你土了吧?法拉利也做手机了,你还不知道吗?”一些来自深圳山寨主们的宣传口号让明眼人哭笑不得。深圳山寨军的创造力常常搞得消费者一脸糊涂,也让正规企业无可奈何。但是,山寨军团如此强大生命力也曾经给深圳丢过脸。从2008年开始,深圳制造的山寨手机便接连收到来自中东等地区的投诉,为手机之都抹黑。
实际上,回溯几年前,当牌照制度尚未开放之际,深圳相当部分手机厂是靠贴牌、高仿、擦边球来出货的,这些产品按照今天的定义就是山寨。不幸的是,今天深圳数得上号的手机品牌中,大半都是这样蜕变过来的。很多有识之士认为,假如说山寨文化是蝶化的必然过程,那么它的原罪正是模仿,与其他产业并无二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此前深圳一电子实验室的一份监测对比报告中,山寨机的品质、辐射与国产正规品牌无甚差别,个别指标还更好,这对山寨是一次非官方的正名。
去年初,深圳的手机老板把产品卖到中东,取了个与三星异曲同工的名字。当地媒体惊呼:“深圳制造”正以高性价比为优势,成为“来自中国的NOKIA”———这个评论似乎充满敬意。战国策行业首席分析师杨群显然不满意国人对山寨的片面理解。杨群说,山寨的最大贡献,在于迅速拉低了原本高高在上的由洋品牌们堆积起来的手机价格,阻击了洋品牌们的高价防线,让中国的二三四线城市的百姓能够在一夜之间用上物美价廉的手机。如果没有山寨,你能用上几百元的全功能手机吗?诺基亚会推出利润微薄的低端产品吗?一切都是未知了。
典型代表
上沙村:
从旧工业区到手机之都的孵化地
如果说深圳是手机之都,那么上沙村则是手机之都的孵化地和发源地。按照业内的通用法则,一个好项目就像一块“吸铁石”,能够吸附高端产业聚集人才。工信部南方手机检测中心落户福田上沙创新科技园就起到了这种“吸盘效应”,不仅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放大了深圳中心城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起到了支撑政府、服务行业的作用。
今天的上沙创新科技园蜕变成为拥有近70家高科技研发企业的漂亮园区,让人很难想象几年前这儿还是以制衣、五金机械、汽车修配等劳动密集型的简单加工制造业为主的旧工业区。据悉,变化从对原有的16栋旧厂房整体改造开始,而改造的思路就是通过厂房再造进行产业置换,发展先进制造业,也就是“腾笼换鸟”战略。
对上沙工业园来说,这一战略转变的关键则是南方手机检测中心的引入。此前,手机检测必须送到工信部的下属实验室,费用贵且耗时长。随着检测中心的成立,深圳和南中国片区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在这里都可以完成全部检测。南方电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南介绍,今后G SM G PRS手机检测费用大概下降33%,CDM A手机测试下降7成左右。更重要的是,南方手机检测中心落户上沙创新科技园,形成了明显的集聚效应,仅挂牌当年就吸引了30多家手机企业入驻。去年园区产值超过10个亿,是改造前的13倍,上沙科技园被誉为“手机之都”的孵化地。
深圳梦·语录
凭借有利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政策,以深圳为基点辐射全国的手机制造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使深圳一跃成为包括众多国际品牌在内的手机品牌、研发、制造、销售大本营。面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诸多优势,将深圳打造成“手机之都”的构想并非空谈。
———深圳天时达移动集团副总吴裕揭
深圳作为全国最早的特区城市,聚集了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前来创业,具有庞大的人才规模优势,他们让这个年轻的城市充满激情和创新,赋予了深圳移动通信产业一种不屈不挠、锐意进取的性格特征,在全国乃至全球消费电子领域也创造出了惊人的深圳速度。
———恒基伟业移动总裁崔志宏
对于深圳要建立“手机之都”,以及在深设立手机集中检测中心,我们十分高兴并将全力支持。国产手机近年来沉浮兴衰,其根本都在“质量”二字。如果手机质量、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消费者出了问题不知找谁,那国产品牌哪有生存的空间。业界要加强自律,也希望政府多在整顿行业秩序上下功夫。
———创维移动通信技术公司总裁乐业生
深圳已经变成一个很浮躁的手机之都,所有的人只要一进入深圳基本上都处于一种狂热状态,一个产业在狂热状态是很危险的。今天中国的手机产业发展下去越做越小,没有规模优势,没有质量保证。一个没有质量的速度是很危险的速度,基本上掉下去就回不了头。
———手机技术教父、深圳汉泰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宫正军
在加盖深圳“手机之都”这张名片的同时,深圳也不可避免地遭到了来自各个层面的诟病。黑手机、水货手机、贴牌手机,这些,都成为深圳致力于打造“手机之都”的绊脚石。同时,深圳更多的也是扮演世界手机产业的加工厂,低层次的竞争、缺乏核心的研发技术,这些是深圳打造“手机之都”所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中国手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手机圈》杂志执行总编赵琪
(责任编辑:赵秀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