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IT消息】6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公司现在如日中天——刚刚发布了最新款的iPhone 4,而公司市值两周前超过了微软,缔造这一切的是苹果极富盛名的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相形之下,当年解雇乔布斯的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名声扫地,他最近接受了新闻网站《每日野兽》的采访,回忆了当年作出解雇乔布斯决定的原因,表达了自己的懊悔之情。斯卡利还称,如果当年乔布斯担任CEO,而他本人担任其属下,或许两人的不和能够避免。
以下为文章全文:
1985年的春天,苹果董事会电脑董事会决定:公司不再需要乔布斯的服务。
命运与这些男人们开了个玩笑,尽管他们解雇了乔布斯,但这位他们看不上眼的“暴发户”使他们黯然失色。最显著的成就是:苹果两周前超过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25年前导演这出科技界最大的肥皂剧的斯卡利原是百事可乐公司的高管,苹果董事会1983年邀请他加盟担任CEO,负责监督乔布斯并促进公司成长——他与乔布斯的关系就像是谷歌的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之于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斯卡利是个营销大师,他发明了“百事挑战”系列广告,他不仅要应对麦金塔电脑销量不振的问题,还需要为乔布斯缔造的混乱创意氛围带来规则。当斯卡利发现自己无法控制乔布斯时,他决定乔布斯必须走人。
斯卡利现在对乔布斯为苹果带来的一切赞不绝口,且对当年发生的事情颇为懊悔。他说:“我已经有20年左右没有和乔布斯说过话了,尽管他一直没与我说过话,而我预计他永远也不会,我对他仍然极为钦佩。”
在25年后的今天,解雇乔布斯很明显是愚蠢之举,自1997年重返苹果以来,乔布斯已成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CEO——本周一他刚刚登山苹果世界开发者大会的讲台,向忠实的苹果粉丝发布了最新款的iPhone。乔布斯推出的一系列成功产品——iPhone、iPod和iPad,都重塑了行业面貌。
不过在当时,解雇乔布斯并未受到谴责。乔布斯那时执掌的是麦金塔电脑部门,该部门的销量已停滞一年,因此斯卡利和董事会解除了乔布斯负责Mac电脑的权限,仅让他担任象征性的主席一职。
如今人们已经广泛接受了个人电脑技术的变革性作用,性情古怪的公司创始人也往往被看作是宝贵的财富,谷歌和Facebook都在高瞻远瞩的创始人的带领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当时,苹果董事会并没有这样的例子可供参考。
彼得·克里斯普(Peter O. Crisp) 也是当年苹果董事会成员之一,他是风险投资公司Venrock Associates的合伙人,该公司由洛克菲勒家族创办。在接受《每日野兽》采访时,克里斯普回忆了当年的乔布斯和苹果的早期员工是多么难于管束。他们甚至在大卫·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住所涂鸦,而且对此毫无悔意。
苹果首次公开募股(IPO)成功后,洛克菲勒邀请苹果管理层和一些银行家出席鸡尾酒会以示庆祝。结果第二天洛克菲勒对克里斯普说,他喜欢和乔布斯及其他苹果高管共处,但“明年聚会时,告诉他们不要在卫生间的镜子上贴苹果的标识。”看起来一些苹果员工对公司过于忠诚,以至于随身携带苹果标识贴纸。
与斯卡利一样,克里斯普对乔布斯最近为苹果带来的成功持肯定态度,他称:“乔布斯重返苹果后,确实以极大地技巧带领公司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虽然1996就已经离开苹果董事会,克里斯普仍然不愿直接谈论解雇乔布斯一事。
斯卡利称,他接受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但他同时也认为,苹果的董事会未能正确划分乔布斯和他的权限,也起到了不利影响。“我的感觉是,如果我们分工更为明确,那乔布斯和我的关系或许永远都不会破裂。”他说,“或许他应当担任CEO,而我应当担任总裁。这些都应当事先安排好,而这正是一个优秀的董事会应当做的事情。”
斯卡利称,他现在最后悔的事情是,当他本人不再担任苹果CEO时,他没有尝试邀请乔布斯重返苹果,而这或许可以避免苹果此后几年里的动荡。斯卡利称:“我希望我能够回到过去,对乔布斯说:‘嗨,我不想干下去了,这还是你的公司,让我们想个办法让你回来吧。’我不知道我当时为什么没有这么做”。
曾帮助创建英特尔的风险投资人阿瑟·洛克(Arthur Rock)也曾经担任苹果董事,在他看来,乔布斯和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早期“很不吸引人”。他曾回忆说:“跟现在一样,乔布斯当时也会穿着李维斯牛仔裤来上班,当时这种行为很难被接受。我记得他当年留着山羊胡和长头发,而且刚刚去印度呆了6个月探索生命的意义。我觉得他可能很长时间没洗澡了。”
在驱逐乔布斯之后,苹果努力想要证明,即使没有了这位联合创始人和富有远见的掌舵者,他们依然可以扭转乾坤。苹果1985年的年报是一份非常不同寻常的文件,封面上是一段字体很大的声明:“我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我们的确这样做了。这是卓有成效的。”在年报里,苹果则采用了防御策略,提供了一些伪造的内部备忘录的副本(按照年报里面的说法,这“并非实际上的备忘录”,而是“代表了管理层的真实交流”)。这些伪造的备忘录上都盖着完整的日期戳,并附有斯卡利的手写评论,以及另外一名高管要求重组的内容。这名高管写道:“我非常同意!让我们一起就此探讨一下吧,约翰。”
公平的说,现在乔布斯的“福音书”已经非常清楚了,但在1985年,即使是对高科技最乐观的人也未必清楚“家用电脑”的用途(文字处理和建立菜谱数据库是一个热门的选择。)。乔布斯当时认为个人电脑技术可以提高我们大脑的威力,“就像一辆搭载大脑前进的自行车”。这也促使一心一意的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发展苹果的产品。但这些梦想确实超越了他们所处的时代,而且在企业面临亏损的情况下,对股东们有些不太公平。
现在的苹果董事会已是物是人非,当年的成员早已各奔东西。与此同时,乔布斯则沉浸在“苹果市值超越微软”的喜悦和新iPhone发布所掀起新一轮赞扬声之中。“苹果已处于有利的地位,”斯卡利说:“史蒂夫现在严格遵守的原则与他当年使用的如出一辙。如今,他已是一名更具智慧、更加优秀的企业管理者。”
“我想,”斯卡利补充道:“苹果不仅会在市值上超越微软,还会走得更远。”(黄兴宇)
(责任编辑:何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