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的概念在我心目中一直是相当模糊的,原因在于,至今我仍视自己在中产之下,因此没必要去关心这个概念,以免自取其辱。不过,昨天,权威的社科院发布了“中国中产阶层占就业人口15,近四成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处于中等社会地位"这条消息,我发现我好像突然中产起来了,内心竟一下子不敢接受这样美好的现实。
假如社科院专家们的调查比较深入,深入到厂矿企业中的临时工与农民工群体,我当然有理由认为自己属于“中等社会地位",并理直气壮地接受“中产"的头衔,毕竟在历次调查中,新闻工作者都被认为是一个中上收入群体。可是,真要是认领中产这个伟大而沉重的头衔,我的手还是有些发抖,因为我的神经系统遇到了三大障碍:中等社会地位是否等同于中产阶级?四成以上自认为“中等"的被调查者在庞大的中国就业人口中占了几成?15的中产数据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的?
在社科院发布这个消息的前一天,首届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发布了一个看似相反的数据:“中国贫困人口不少于2亿,排世界第二",我算了一下,中国低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刚好也是15;在今年初,上海财经大学对上海这样一个“超级大市"的购房群体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七成以上的上海人购房需要借助贷款,充当房奴。这七成房奴莫非都在社科院的调查样本之外?看来,中产阶级的定义目前只是一团泥,眼下,它被专家们捏成了适合更多人欣赏的形象。
正是因为中产的划分没个谱,任何不在同一战壕的专家都可按自己的方式定义。目前,主流的划分法有两个:按照收入和职业。但假如按部分专家目前提出的月收入5000元划分,你会看到不少领取5000元月薪的白领都是房奴兼卡奴;如果按从事脑力劳动这一职业划分,你会看到,一部分经理开着私家车吃着营养丰富的大餐,另一部分经理一边啃着窝窝头一边拼命挤公交车。可见,没有标准,一个国家的中产阶级数据是可以随便说的。美国人认为年收入3万美元至10万美元可成为中产,按此标准,美国的中产人群占全国的95;新加坡人喜欢以家庭年均收入计,人们认为2万美元以上就可成为中产家庭,这样,该国的中产人群可超过全国的九成。相比较而言,中国的专家让这个数字从年前的11上涨到15虽然有穷要面子的嫌疑,但已经算是相当保守了。
不过,专家们可以随便玩弄中产这个概念,但调查研究的依据不能不讲技术含量,按目前这种算法,很有可能误导政策的执行以及浪费群众的表情。你的标准可以任人唾骂,但你的科学态度不能总是贡献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