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会吃动物的植物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有啊,猪笼草!

猪笼草 食肉花

捕蝇草

分類說明:毛顫苔科(Droseraceae)。

學名:Dionaea muscipula;捕蠅草的英文名稱‘Venus’s Flytrap’,將維納斯美的象徵與殘暴的捕捉動物進食兩者合而為一,實在是令人有啼笑皆非的感覺,捕蠅草原本生活在北美洲的卡羅來納州,但因為生態奇特所以近年來被世界各地的園藝栽培者,廣泛的移植與繁衍,因此在國內許多比較大型的園藝店中都可以買到她,目前本校的自然科學實驗,也常以捕蠅草特殊的生態進行調查研究。

猪笼草

豬籠草為附生植物,主產地是熱帶亞洲地區,是攀援狀的亞灌木。豬籠草一般高不及一米,個別的也有高達三米的。葉片長橢圓形,長10─25公分,寬4─8公分。葉片的頂端連接著向下彎曲的捲鬚,在捲鬚的頂端有一捕蟲囊。捕蟲囊圓筒形,下半部稍膨大,有些像豬籠,故稱豬籠草。在海南當地人多叫它雷公壺,意指它像農民盛酒用的壺,在雨天響雷下雨時,捕蟲囊裝上雨水,就好像酒壺灌了酒一樣。

捕蟲囊長12─16公分,寬2─4公分綠色或稍帶紅色,頂端有囊蓋。囊蓋卵圓形或橢圓狀卵形,長2.5─3.5公分。捕蟲囊小的時候,囊蓋是密封的,成長後囊蓋才打開,只有一處與囊口相接。

如果你到野外觀察,就可以見到捕蟲囊經常裝著半囊水。如果雨天盛水過多,捲鬚承受不了重量,它會自動傾斜,倒去囊內一部分水。這樣有利於發揮捕蟲囊的捕蟲作用,因為如果囊內盛滿水,昆蟲掉在水裡後就容易爬出逃逸。捕蟲囊的囊口內側囊壁很滑,並佈有蜜腺。蜜腺能分泌香甜的蜜汁,引誘昆蟲。囊蓋內壁也有蜜腺。捕蟲囊下半部的內面,囊壁稍厚,並有很多消化腺,這些腺體在昆蟲未掉入囊內時,已分泌出稍帶黏性的消化液儲存在囊底。消化液呈酸性,有消化昆蟲的能力。 有些人以為昆蟲墜入囊內後,囊蓋會自動關閉。其實它並沒有那麼靈敏。

當葉長成後,囊蓋是經常打開的,囊蓋的主要用途是它的內壁也有很多蜜腺,具有引誘昆蟲的作用。 掉進囊內的昆蟲多數是螞蟻,也有一些會飛的昆蟲如野蠅和蚊等。

参考资料:http://content.edu.tw/junior/bio/tc_wc/textbook/ch01/supply1-1-8-2.htm

猪笼草,食人花.

有 大约有400多种 以捕食昆虫为主

猪笼草 就是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