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飞狗跳,井水变化,牲畜闹棚,气温异常
大地震发生前总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人们把观察到的那些与地震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称为地震前兆。
1.地下水异常。
井水是个宝, 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 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 有的变味道。
2.动物异常: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
冰天雪地蛇出洞, 鱼儿惊惶水面跳。
3.地光和地声: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报。
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
大震将至要果断,迅速行动快避险。
1、地震的微观异常与宏观异常
较大地震发生前往往会出现各种异常,这已被中外多次地震所证实。那些与地震发生有关系的各类异常,叫做地震异常,也称为地震前兆。地震前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微观前兆,一类是宏观前兆。
微观前兆是指那些依靠仪器才能观测到的异常现象,例如小地震活动特性的变化、地壳的微小形变、地球重力场的变化、地球磁场的变化、大地电场和电阻率的变化、电磁波传播性的变化、地下水动态及化学成分的变化等等。微观前兆由地震科学工作者使用专门的仪器进行观测和分析。
宏观前兆是指能凭人的感官直接觉察到的异常现象,包括人能感觉到的小地震活动。如果人们恰当、准确地判断宏观异常,并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就会取得显著的减灾效果。
2、震前动物异常
震前动物行为异常是重要的宏观异常之一。据观察, 许多动物在较大地震前会有异常反应。这类动物很多,野生动物中的老虎、狼、鹿、熊猫、猴、老鼠、鹰、天鹅、蛇、甲鱼、青蛙、鳝鱼、蚂蚁等,对将要发生的地震都较为敏感;人工饲养动物中的马、牛、驴、狗、猪、羊、猫、兔、鸡、鸽子、蜜蜂等,也在地震前有所反应。
唐山大地震前的晚上,一个农村小孩见到院子里老鼠“搬家”,毫不怕人,就劝妈妈搬到屋外去睡,说可能会发生地震。结果几小时后真的发生地震。遗憾的是妈妈没有听孩子的劝告,那位聪明的孩子在地震中死亡。
唐山地震前,极震区一农户家的狗嚎叫不停。主人把狗赶到门外,狗硬把门弄开,叫得更凶,甚至咬主人。主人被狗纠缠到半夜。当地震发生时,家里人因没有入睡,都能及时跑出屋外,躲过了这场灾难。
唐山地震后人们注意到,农村饲养员伤亡最小。受灾最重的丰南县西大街的12名饲养员,一个受伤的也没有。原因是他们饲养的牲畜震前行为反常,饲养员忙着与它们周旋而被吸引到户外,结果幸免于难。
在其他大地震中也有许多类似的情况。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前,正是隆冬季节,人们发现几百条蛇停止冬眠,爬出洞穴,冻僵在雪地里。有的蛇前半身冻僵,后半身还在往外拱。
震前动物出现异常,是因为它们的某些感觉器官特别灵敏,对震前自然界微小的物理、化学变化能做出各种反应。科学家发现,在家鸽腿部就有一种能感觉微小机械振动的小体。小体有百余颗,比小米粒还小,有神经相连,十分之几微米的振动就可以引起它们发放神经电。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将一些家鸽的小体神经切断,结果在一次4级多地震前,多数没有切断小体的鸽子惊飞,而切断小体的鸽子安静如常。
3、震前井水异常
井水异常也是常见的宏观异常,主要表现为水面异常升降和井水翻花、冒泡、变色、变味等。
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发生了7.7级地震。震前几天,极震区某村一口甜井水味变咸、变苦。另一处有一口专供做豆腐用的水井,震前井水做豆腐不凝结,震后3天后又能做豆腐了。
唐山地震前,丰润县杨官村的一眼50米深的机井,从井口盖板小孔嗤嗤地冒气。7月25曰、26曰,冒气达到高潮,20米外都能听到冒气声。28曰大地震发生,震后几天冒气停止。
震前井水等地下水的异常变化,是由于岩石层受到异常挤压,水的压力发生改变或渗入了以前没有的物质。
4、地光和地声
地光和地声改变虽然也属于宏观前兆现象,但由于距离地震时刻十分接近,已属于地震向人类发出的“最后通牒”了。
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前,有90多人看到了地光现象。1976年唐山地震、四川松潘地震前也有许多人看到了地光,听到了地声。地光有片状、带状、柱状,还有球状;颜色有蓝、红、白等。地声的种类很多,有的“声如闷雷”,有的如风吼,如载重车辆行驶,或如千军万马在地下奔腾。
辽宁海城地震前,大连到北京的火车在海城境内行驶,司机忽然发生前方冒起了紫色的耀眼火花。他意识到有情况,立即紧急刹车,随即7.3级地震发生,列车在极震区避免了颠覆.
5、发现异常怎么办
大自然中的现象十分复杂,发现宏观异常应认真进行调查和分析。首先要区分是真异常还是假异常,为此,就必须对正常状态有准确的把握。其次,还应分析有没有地震之外的因素引起异常,如动物行为异常可能与更换主人、改变环境、气候变化、生病、动物发情等有关;井水的变化也可能与气候旱涝,人为用水有关;出现声光现象也可能是重型车辆通过或电焊闪光等等。发现异常应当立即向当地政府或地震管理部门报告。
1、地震的微观异常与宏观异常
较大地震发生前往往会出现各种异常,这已被中外多次地震所证实。那些与地震发生有关系的各类异常,叫做地震异常,也称为地震前兆。地震前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微观前兆,一类是宏观前兆。
微观前兆是指那些依靠仪器才能观测到的异常现象,例如小地震活动特性的变化、地壳的微小形变、地球重力场的变化、地球磁场的变化、大地电场和电阻率的变化、电磁波传播性的变化、地下水动态及化学成分的变化等等。微观前兆由地震科学工作者使用专门的仪器进行观测和分析。
宏观前兆是指能凭人的感官直接觉察到的异常现象,包括人能感觉到的小地震活动。如果人们恰当、准确地判断宏观异常,并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就会取得显著的减灾效果。
2、震前动物异常
震前动物行为异常是重要的宏观异常之一。据观察, 许多动物在较大地震前会有异常反应。这类动物很多,野生动物中的老虎、狼、鹿、熊猫、猴、老鼠、鹰、天鹅、蛇、甲鱼、青蛙、鳝鱼、蚂蚁等,对将要发生的地震都较为敏感;人工饲养动物中的马、牛、驴、狗、猪、羊、猫、兔、鸡、鸽子、蜜蜂等,也在地震前有所反应。
唐山大地震前的晚上,一个农村小孩见到院子里老鼠“搬家”,毫不怕人,就劝妈妈搬到屋外去睡,说可能会发生地震。结果几小时后真的发生地震。遗憾的是妈妈没有听孩子的劝告,那位聪明的孩子在地震中死亡。
唐山地震前,极震区一农户家的狗嚎叫不停。主人把狗赶到门外,狗硬把门弄开,叫得更凶,甚至咬主人。主人被狗纠缠到半夜。当地震发生时,家里人因没有入睡,都能及时跑出屋外,躲过了这场灾难。
唐山地震后人们注意到,农村饲养员伤亡最小。受灾最重的丰南县西大街的12名饲养员,一个受伤的也没有。原因是他们饲养的牲畜震前行为反常,饲养员忙着与它们周旋而被吸引到户外,结果幸免于难。
在其他大地震中也有许多类似的情况。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前,正是隆冬季节,人们发现几百条蛇停止冬眠,爬出洞穴,冻僵在雪地里。有的蛇前半身冻僵,后半身还在往外拱。
震前动物出现异常,是因为它们的某些感觉器官特别灵敏,对震前自然界微小的物理、化学变化能做出各种反应。科学家发现,在家鸽腿部就有一种能感觉微小机械振动的小体。小体有百余颗,比小米粒还小,有神经相连,十分之几微米的振动就可以引起它们发放神经电。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将一些家鸽的小体神经切断,结果在一次4级多地震前,多数没有切断小体的鸽子惊飞,而切断小体的鸽子安静如常。
3、震前井水异常
井水异常也是常见的宏观异常,主要表现为水面异常升降和井水翻花、冒泡、变色、变味等。
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发生了7.7级地震。震前几天,极震区某村一口甜井水味变咸、变苦。另一处有一口专供做豆腐用的水井,震前井水做豆腐不凝结,震后3天后又能做豆腐了。
唐山地震前,丰润县杨官村的一眼50米深的机井,从井口盖板小孔嗤嗤地冒气。7月25曰、26曰,冒气达到高潮,20米外都能听到冒气声。28曰大地震发生,震后几天冒气停止。
震前井水等地下水的异常变化,是由于岩石层受到异常挤压,水的压力发生改变或渗入了以前没有的物质。
4、地光和地声
地光和地声改变虽然也属于宏观前兆现象,但由于距离地震时刻十分接近,已属于地震向人类发出的“最后通牒”了。
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前,有90多人看到了地光现象。1976年唐山地震、四川松潘地震前也有许多人看到了地光,听到了地声。地光有片状、带状、柱状,还有球状;颜色有蓝、红、白等。地声的种类很多,有的“声如闷雷”,有的如风吼,如载重车辆行驶,或如千军万马在地下奔腾。
辽宁海城地震前,大连到北京的火车在海城境内行驶,司机忽然发生前方冒起了紫色的耀眼火花。他意识到有情况,立即紧急刹车,随即7.3级地震发生,列车在极震区避免了颠覆.
5、发现异常怎么办
大自然中的现象十分复杂,发现宏观异常应认真进行调查和分析。首先要区分是真异常还是假异常,为此,就必须对正常状态有准确的把握。其次,还应分析有没有地震之外的因素引起异常,如动物行为异常可能与更换主人、改变环境、气候变化、生病、动物发情等有关;井水的变化也可能与气候旱涝,人为用水有关;出现声光现象也可能是重型车辆通过或电焊闪光等等。发现异常应当立即向当地政府或地震管理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