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说来农村的环境以前都曾经受到过不同程度的破坏,远的不说,近二十多年来由于强调了粮食增产,不恰当地扩大耕种面积,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弃牧种粮,造成有些地区大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引起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水灾、旱灾和沙漠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地改变了这种状况,农村经济的发展,出现新的形势,农业政策使广大农民提高了收入,摆脱贫困,大量劳动力从农业劳动转向副业及工业性生产,乡镇工业企业蓬勃地发展起来,这固然是好事,但是也面临着如何保护好环境的问题。
大多数乡镇企业资金不足、工艺落后、设备陈旧、缺乏科学技术力量,所以生产水平低.能源及材料消耗高,还有的乡镇企业接受了大城市中一些污染严重的行业.像小电镀、铸造、小化工等,把污染也带到了农村。有的乡镇由于资金缺乏采用了非常落后的生产办法,搞土法炼焦、土法烧结、小高炉、小水泥生产,却没有控制污染的措施,对环境污染严重,如果不及时纠正,势必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 要搞好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首先要加强县、乡各级环境管理干部力量,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和制定地区的有关规定,把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和发展农业经济问题放到议事日程上。其次是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要重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再之是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乡镇工业引入环境工程技术,在起步的时候把发展工业和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