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的食物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清热解毒的食物主要有:绿豆、蚕豆、赤小豆、黄豆、生萝卜、茄子、白菜、芹菜、黄花菜、茼蒿、茭白、竹笋、荸荠、菜瓜、西瓜、冬瓜、冬瓜子、丝瓜、黄瓜、甜瓜、苦瓜、菊花、荷叶、苋菜、菱角、香蕉、茶水、青鱼、鲫鱼、鲢鱼、牛蛙肉和高粱等。

清热解毒的食物:主要有绿豆、蚕豆、赤小豆、黄豆、生萝卜、茄子、白菜、芹菜、黄花菜、茼蒿、茭白、竹笋、荸荠、菜瓜、西瓜、冬瓜、冬瓜子、丝瓜、黄瓜、甜瓜!

甘凉食物:主要有小麦、白高粱、薏苡仁、芡实、黑面、面筋、青稞、绿豆、豆腐、白扁豆、黑芝麻、西瓜子、马铃薯、白菜、莴苣、竹笋、荸荠、黄花菜、龙须菜、菠菜、冬瓜、西瓜、丝瓜、黄瓜、菜瓜、茄子、柿子、茭白、芦笋、罗汉果、菊花、竹沥、竹叶茶、绿茶、冰糖、薄荷、海蟹、青蛙、紫菜、海带、蛤蜊、银耳、杏仁、猪肝、猪肠、驴肉、鸭肉、鸭蛋、黑鱼、田螺、河蚌、荷叶、梨、柑桔、橙、柚子、桑葚、香蕉、椰子、木瓜、白糖、食油等。

祛暑利湿、清热解毒的食物:主要有绿豆、蚕豆、赤小豆、黄豆、生萝卜、茄子、白菜、芹菜、黄花菜、茼蒿、茭白、竹笋、荸荠、菜瓜、西瓜、冬瓜、冬瓜子、丝瓜、黄瓜、甜瓜、苦瓜、菊花、荷叶、苋菜、菱角、香蕉、茶水、青鱼、鲫鱼、鲢鱼和高粱等。

如果他是因为发烧而引起的身体发烫,最好去看医生!

冒发热的清热败火类药物来说,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它们都属于偏凉的药品,如果脾胃功能较差、体质虚弱的老人随意服用,可能导致胃痛、呕吐或腹泻。抗感冒类的中成药,如连翘,其机理是疏风、清热、解毒,对外感风热、热毒之症效果理想。而秋冬季在干燥的室内环境中,即使表现出火气大的症状,也多是虚火;感冒大多是受风寒而不是受风热,这时如果服用上述凉性药物,轻则败胃,重则内伤中阳。还有的平时总爱买些板蓝根防感冒,实际上,因风寒而感冒不能服用板蓝根,否则会雪上加霜。对于这些问题,药学服务人员都应该给顾客做特别提醒。如果需要使用这类药品,如虚寒体质的人,常有肢体畏寒、小便清长、面色发白等特征,他们一旦服偏凉中药造成不适,应多吃大米粥,并多加些糯米,日常饮食要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是虚热体质人,一般会出现口鼻干燥、面色赤红、手足发热、小便黄赤、大便干燥等症状。这类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服用清热类中药。

、清热解毒的食物。主要有:绿豆、蚕豆、赤小豆、黄豆、生萝卜、茄子 、白菜、芹菜、黄花菜、茼蒿、茭白、竹笋、荸荠、菜瓜、西瓜、冬瓜、冬瓜子、丝瓜、黄瓜、甜瓜、苦瓜、菊花、荷叶、苋菜、菱角、香蕉、...

黄芪蒸乳鸽

【主要原料】肥乳鸽2只,黄芪6克,枸杞子6克,水发口蘑30克,鸡蛋清1个,精盐2克,料酒9克,葱、姜末各9克,湿淀粉15克,猪油50克。味精适量。

【制作方法】将黄芪切成薄斜长片,枸杞子、口蘑用清水洗净。再将乳鸽宰杀放血,用70—80℃的热水烫一下,去毛,开膛取出五脏,剁去头、爪,切成1.5厘米见方的块,用凉开水泡出血沫,捞出控干水分。把鸽子肉块和口蘑用鸡蛋清、湿淀粉、精盐、猪油、味精、葱姜未和料酒拌匀,盛入碗内,枸杞子码在碗底及碗的四周,黄蔑片放在鸽子肉内上屉蒸烂,取下装入盘中即成。

【效用说明】适宜于肝肾虚弱所引起的头昏眼花、视力减退、腰酸腿软、多汗自汗、体虚乏力等症。对风疹皮肤瘙痒、疮毒痈肿,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清汤鸽蛋

【主要原料】鸽蛋10个,芦笋10条,熟火腿6片,水发香菇25克,味精5克,精盐7.5克,清汤1000克。

【制作方法】将鸽蛋洗净放在碗内,加入冷水,上展蒸熟取出,剥去壳,盛在汤碗内,加入清汤50克。芦笋切成4厘米长的段,整齐地排在碗内,香菇去蒂洗净,下开水锅氽一下,取出待用。将鸽蛋、芦笋同时上展蒸热取出,滗去汤汁,再将鸽蛋和芦笋相拼放入汤碗内,然后将香菇面向上覆在汤碗的四周,火腿片覆盖在鸽蛋、芦笋的中间,加入味精、精盐,倒入沸汤即成。

【效用说明】补益肾气,解瘟毒。适宜于肾气不足引起的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疲乏无力、心悸头晕等症。在麻疹流行期间,每日服鸽蛋2个,连服5日,能起预防作用。

珍珠母粥

【主要原料】珍珠母(或蚌)120克,粳米50克。

【制作方法】先用水2000毫升煮珍珠母(或蚌)取汁,再用汁煮米做粥。食时亦可加少许盐。

【效用说明】清热解毒,止渴除烦。凡因温热病毒而引起的发热、口渴、面目红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者,可辅食此粥。

炖蚌肉

【主要原料】鲜蚌肉约100克。

【制作方法】将鲜蚌肉捣烂,用水炖熟。每日二三次,温服。

【效用说明】除热止渴,明目解毒。适宜于因内热的津而引起的烦渴不止,或人热上冲以致目赤肿痛等症。

螃蟹饮

【主要原料】鲜螃蟹2个。

【制作方法】将洗净的螃蟹用水煮熬,只饮其汤,日饮二三次。

【效用说明】解结散血,清热排毒。适宜于因热郁血结而引起的胸胃作痛、烦闷不食,以及热症、黄疽等症。

竹沥粥

【主要原料】淡竹沥水15克,粟米(小米)50克。

【制作方法】先煮米做粥,临熟下淡竹沥水,搅匀即成。

【效用说明】清热除烦。适宜于妊娠期间,苦烦而闷(古名“子烦”)者。

冰糖炖香蕉

【主要原料】香蕉2只,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香蕉去皮,加冰糖适量,隔水蒸熟。

【效用说明】清热润燥,解毒滑肠。

丝瓜粥

【主要原料】嫩鲜丝瓜1条,白米5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如常法煮米做粥,半熟时放入鲜丝瓜(洗净切成粗段),待粥熟去丝瓜,加糖即成。

【效用说明】清热解毒,凉血通络。可作为疮疡病、痈疽热盛未溃,或已溃而毒热未清者的辅助食品。

白菜绿豆饮

【主要原料】白菜根茎头1个,绿豆芽30克。

【制作方法】先将白菜根茎头洗净切片,再与绿豆芽同煮,渴饮。

【效用说明】清热解毒。凡因外感温热之邪而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口干、无汗等症,可饮出微汗。

菱角粉粥

【主要原料】菱角粉3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菱角粉加工打糊,放入沸水中熬熟,加糖即成。

【效用说明】清热解毒,益胃安中。适宜于因伤风、受暑以致发热,热灼胃津而引起的口渴、食少、烦热等症。因饮酒过量而伤损胃津者也可食用。

拌银耳

【主要原料】银耳12克,白糖、食醋适量。

【制作方法】银耳泡发,去除杂状、蒂头、泥沙后,用怀水冲洗,分成小块放人盘内,加白糖和醋拌匀后即可食用。

【效用说明】凉血、清热、消炎。适宜于高血压、尊麻疹、瘀点紫斑、无名发热等症。

豆腐石膏汤

【主要原料】豆腐200克,生石膏50克。

【制作方法】将生石膏、豆腐加水500克,煮1小时,用少许食盐调味,饮汤。

【效用说明】清肺热,降胃火。适宜于肺胃郁热的鼻衄等症。

竹叶粥

【主要原料】鲜竹叶45克(干的30克或淡竹叶50克),生石膏50克,粳米100克,砂糖少许。

【制作方法】先将竹叶洗干净,同石膏加水煎汁、去渣,放入粳米,煮成稀粥。

【效用说明】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适宜于温热病口渴多饮、心烦、目赤、口舌生疮糜烂、小便黄赤短小,或淋痛(包括急性膀胱炎),以及小儿高热惊风等症。

蒲公英粥

【主要原料】干蒲公英60克(鲜品为90克),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取蒲公英带根的全草,洗净、切碎,煎取药汁去渣,入粳米同煮成粥。

【效用说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宜于急性乳腺炎、乳肿痛、急性扁桃体炎、疗疮热毒、尿路感染、传染性肝炎、胆囊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眼结膜炎等症。

消炎利胆茶

【主要原料】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加水1000克,煎液去渣,加白糖适量,温服。

【效用说明】适宜于胆囊炎、胆结石不发热疼痛期,但须大量饮用。对急性黄疽型肝炎也有一定疗效。

鸡胆汁黄瓜藤饮

【主要原料】黄瓜藤100克,新鲜鸡胆1个。

【制作方法】将黄爪藤洗净煎水100克,加新鲜鸡胆,取汁冲服。

【效用说明】对胆囊炎、胆百症有一定疗效。

金钱败酱茵陈茶

【主要原料】金钱草、败酱草、茵陈各3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金钱草、败酱草、茵陈煎汁1000克,加白糖代茶饮。

【效用说明】排石,利胆,消炎。须多服方见疗效,慢性胆囊炎患者,可经常饮用。绿茶煎主要厚料绿茶100克,醋10克。

【制作方法】用绿茶煎取浓汁300克,每次服100克,加醋10克,热饮。

【效用说明】清热、解毒、杀菌、止痢。

胖大海饮

【主要原料】胖大海3枚,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用滚开水泡沏胖大海,饮时澄汁加入白糖少许,再饮再沏,一日量(不隔夜)。

【效用说明】清热和咽喉。适宜于因肺热而引起的喉于肿痛、声音嘶哑、咳嗽不爽、大便干燥等症。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