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症(骨刺)又名增生性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病等。是泛指的退行性骨关节疾病。该病为一古老的疾病,人类在从事生产及生活活动中,负重关节、特别是承受应力最大的部位均易发生关节软骨损伤性变化、关节变形及关节边缘的骨质增生,引起骨质增生症
骨质增生症又名增生性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病等。是泛指的退行性骨关节疾病。该病为一古老的疾病,人类在从事生产及生活活动中,负重关节、特别是承受应力最大的部位均易发生关节软骨损伤性变化、关节变形及关节边缘的骨质增生,引起骨质增生症。骨质增生症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增高的趋势, (近年由于电脑的普及,颈椎骨质增生症有“年轻化”的趋势。)伴随症状的出现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骨质增生症与平时所说的骨质增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骨质增生实际是生理病理学名称,不应视为一种疾病,而是人体为适应应力的变化,维持关节内外平衡而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是生理代偿性改变,即生理学的老化现象,是人体在成年期后开始发生的老年性组织器官退化变性的生理进程。任何人到一定年龄,或早或晚必然会出现程度不同的骨质增生。所以严格地说骨质增生不是病,而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人体自卫、代偿、再生、修复和重建的正常功能,属于保护性生理反应。骨质增生的实质是关节软骨退变和骨质增生的综合体。
临床及病理试验研究表明骨质增生均是从关节软骨退变开始,以后才发生周边的骨质增生。随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内粘多糖蛋白含量会逐渐减少。正常关节、软骨的胶元纤维由粘多糖大分子支持,在软骨表面的胶元纤维比深层更细、更密集,形成防止粘多糖丢失的天然屏障。但是若软骨面内应力不平衡或因年龄变化,上述紧密排列的胶原纤维可发生断裂,粘多糖便可由此漏出,形成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就是指正常骨、关节的边缘多长了些骨头,俗称骨刺,多见于45岁以后的中老年人,好发于负重的、活动度较大的部位,如脊柱的颈椎和腰椎,下肢的髂关节和膝关节等。
产生骨质增生的原因,一般认为:在脊柱是因为椎间盘变性或遭受慢性劳损,造成椎体间的不稳定,椎间的韧带反复牵拉,使其在椎骨的附着部出血、形成血肿并逐渐机化、钙化而形成骨刺;在四肢关节则是由于反复的慢性损伤、关节退行变化,关节边缘韧带附着部的牵拉、出血,逐渐机化、骨化而成为骨刺。
骨质增生的形成存在着对人体有利的一面,即能增加脊柱和关节的稳定性,限制了某些方向的活动,使局部的应力得到平衡,有利于防止进一步的损伤。当然也有不利的一面,这要看骨刺生长的部位而定,如果骨质增生压迫了脊髓和神经或者造成管道的狭窄,即可产生一系列症状,如疼痛、麻木、跛行,以致严重的还可以引起瘫痪。
如何正确对待骨质增生,什么情况下要进行治理,这是许多中老年人所关心的一个问题。有些人在照X光片后发现有骨质增生后,心理负担很重,心情十分紧张,这实在是没有必要的。首先,骨质增生是一个骨关节生理退行性变化的过程。
随着年龄增长,每个中老年都会出现,犹如人老了眼睛会"老花"一样,不能一概认为是一种疾患;其次,就大多数人而言,有骨质增生不等于有病,没有症状就不需要进行治疗;第三,骨质增生产生压迫症状轻的可以进行适当休息、理疗、封闭及服药来缓解。骨质增生产压迫症状严重的病人,则需要通过医生的认真诊断,选择适当的中医药或手术方法来进行治疗。
近年来,不论是医务人员还是病人,对骨质增生症都比较重视,特别是有些中老年人,在体检时发现某些部位有骨质增生时就忧心忡忡,认为骨质增生是不治之症,可引起瘫痪、于是到处寻医问药,为了治这个病,药了不少钱,服了不少药,但见效甚微。也有一些医务人员,一见到片子上有骨质增生就诊断为增生性关节炎,给患者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骨质增生果真那么可怕吗?让我们先对骨质增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首先要认识到骨质增生是人体衰老的自然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到了三十五岁以后,人体的骨骼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但大部分人无明显症状或体症。发现有骨质增生后不必过于紧张,只要不引起症状,可以不做任何治疗,只有出现相应的症状后才考虑治疗。而且本病并非不治之症,只要治疗方法得当,就能消除或缓解症状。
骨质增生患者注意事项
(1)在急性期疼痛加重,要尽量减少受累关节的活动量,患者可适当卧床休息,通过休息来减少受累关节的机械性刺激,这不仅有效防止症状进一步加重,而且还能为炎症的消散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要尽快用药,采用口服和外用药综合疗法控制病情的发展。
(2)病情在恢复期间,要避免受潮、受寒冷等环境因素刺激,因这些不良的环境因素对关节、肌肉、神经等组织可诱发炎症的产生,还要避免过度劳累,因过劳会刺激关节及周围组织再度炎变,而导致病情的复发。再者可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锻练,尽量避免长期卧床休息。如长期固定某一姿势工作的患者,应注意在工间休息时变换一下姿势。
(3)骨质增生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为了确保老年人骨质代谢的正常需要,老年人钙的摄取量应较一般成年人增加,应进食高钙食品,如多食牛奶、蛋类、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必要进要补充钙剂。还要增加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如维生素A和D等。肥胖的患者宜控制饮食,增加活动减轻体重,以利于减轻关节负重,有利本病的恢复。
初期,起病缓慢者膝关节疼痛不严重,有可持续性隐痛,气湿降低时疼痛加重,与气候变化有关,晨起后开始活动,或久坐起立起开始走时膝关节疼痛僵硬,稍活动后好转,严重时,跛行走,合并风湿病者关节红肿,畸形,功能受限,伸屈活动有弹响声,一下台阶、久站立时,膝关节更加严重,部分患者可见关节积液,局部有明显肿胀、压缩现象。
骨质增生疾病发展缓慢,表现症状常呈渐进性加重。若患者出现关节疼痛、麻木、肿胀变形、活动困难、功能受限时,也就是形成了增生性关节炎时,才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
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是中老人的骨与关节衰老的一种表现,但骨质增生决非由骨质疏松所致。而是由于人体的骨与关节特别是负重大、活动多的膝和脊柱等部位,经过常年累月的磨损,关节软骨失去了正常的光滑性而变得粗糙,同时关节周围的关节囊、韧带、肌腱也因劳损而出血。机体对这种慢性磨损要进行修复,其修复的方式就是增生即骨刺。
骨质疏松的本质是指骨量减少而言。它是由于遗传、激素和营养等因素相互影响下的复杂结果。钙和维生素D缺乏、甲状腺功能亢进、不适当地服用糖皮质激素(即强的松等)、吸烟、酗酒以及长期卧床等都可引起骨质疏松。所以说,骨质疏松不是一种单一疾病,而是由几种不同原因造成的。比如性激素是人体骨的合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当女性在绝经以后,由于女性激素分泌减少了或停止,则严重地影响了骨的合成。实际人类骨量的减少或丢失,从30—40岁就开始了,中老年人丢失的更快。
尽管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不可避免的一种骨质老化现象。但绝非发生于所有中老年人,而是与不同的种族、不同的社会环境、社会经历以及个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关。比如经常参加体力劳动、户外活动多或以新鲜素食为主的中老年人发生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就少。而经常吸烟、酗酒或长期卧床不起或较少参加户外活动者发生率就高。
体内的骨是一种有生命的活体组织,随着生命的存在,始终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而钙和磷又是骨的主要成份。一般情况下以骨盐的形式集中于骨骼和牙齿中,从而维持了骨和牙齿中的硬度。钙和磷的极小一部分存在于血液和肌肉等软组织中,其含量保持一个适当的比值,从而维持了骨的健康。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由于其各脏器也和骨关节一样发生老化,尤其是胃酸、胃蛋白酶和唾液腺分泌减少以及消化酶的活性降低,使其对钙的摄取、消化和吸收受到严重的影响,这时骨骼中的钙就会释放出来,以保持钙的正平衡状态。因此可以这样讲,骨质疏松的实质是指骨内钙的游离和减少。所以适量补钙对防治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是有益的,补钙不能治疗骨质增生。
在日常膳食中,富含钙的食品有:乳类,虾皮、海带、豆制品以及绿色疏菜等。但在选用疏菜时要采取适当措施除去妨碍钙吸收利用的草酸等因素。例如菠菜,可先用开水焯后,使部分草酸先溶于水再炒。
对于老年人,许多学者认为每日应摄入钙1000毫无,绝经后的妇女每日应摄入1200—1400毫克钙,才能满足身体对钙的需要。若膳食中的钙仍不能满足需要时,可考虑补充之。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钙剂有乳酸钙、碳酸钙、葡萄糖酸钙以及活性钙等,每日量为500毫克至1500毫克。
尽管引起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的原因较多,但结果却是一样的。祖国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肾精足,则骨骼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髓的充分滋养而紧固有力",所以对中老年人要以"补肾",以治本才能达到健骨的目的。常用的中草药有女贞子、枸杞、山药、补骨脂、黄芪、茯苓等。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虎潜丸、壮腰健肾丸等,常服可取得一定的效果
参考资料:
www.yis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