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创建者。涿州(今属河北)人。五代时,为后周将领,以战功升殿前都
本名延朗,幼随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延昭为先锋,十年二十九岁,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其父 死,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契丹贵族又一次向宋朝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宋军节节失利。当时杨延昭正守卫遂城(今河北徐水县东),九月初,辽军攻遂城,杨延昭等人飞书告急,请求增兵为援。河北大将傅潜畏怯不敢出,遂城遂为辽军所困。于是,遂城城小无备,辽军攻围甚急。杨延昭虽指挥部队将他们一次又一次打退,而由于萧太后亲临城下,自执桴鼓督战,矢飞如雨,危势并不稍减。城中守军不满3000,众心危惧,延昭则从容自若,悉发城中居民丁壮登城,被甲执械,日夜护守。一直坚持到十月间。时当初冬,本不甚冷,适值寒潮,气温骤降,杨延昭命城中军民汲水浇灌城墙,一夜之间城墙变得又坚固又光滑,辽军攻城不下,只好绕过遂城进攻别处。这次战役结束后,杨延昭等即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宋真宗特意召他询对边策,并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
咸平四年冬,契丹再发兵寇边,杨延昭与杨嗣共守保州,设伏兵于遂城西北之羊山,待辽军攻城,即以少数骑兵自北诱之,且战且退,至羊山下,伏兵四起,尽歼辽军。杨延昭以此功升任莫州团练使,这就是著名的「羊山之伏」,当地居民为纪念这一胜利,因改羊山为杨山,或曰「藏兵山」。
景德元年(1004年),辽圣宗、萧太后率兵大举南侵,一直深入到黄河北岸的澶州,宰相寇准信赖杨延昭等名将,力主抵抗。杨延昭当时上书建议,乘辽兵大举南下之际,出兵取幽、易等州,但宋真宗根本没有挫败辽军的信心,杨延昭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澶渊之盟订立后,杨延昭以为国耻,乃拒绝朝廷「勿伤北朝人骑」之命,与张凝、石普等痛歼辽军游骑不止。及辽军北退又不顾朝廷「勿追契丹」之命,独率所部万骑,进抵辽朝边界,破古城(今山西广灵西南)。景德二年杨延昭升任莫州防御使,并出知保州,后又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主持河北一线的边防。
杨延昭像他父亲杨业那样智勇善战,能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身先士卒而又不居功,深受士卒爱戴,他前后守卫边境20多年,威名也为契丹人所畏,被契丹人称之为「杨六郎」。他死后,河朔之人多望棺而泣,就连敌方契丹人也举哀致敬。有子三人:传永、德政、文广。
作者: 大衣依 2006-1-31 15:43 回复此发言
--------------------------------------------------------------------------------
2 简述两宋名将.(转)
狄青(1008~1057)
北宋名将。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农家出身,从军后,被选充任皇帝宿卫的班直。宋仁宗宝元(1038~1040)初,出任延州指挥使,在对西夏的防御战争中以勇敢著称,屡立战功,深得当时负责陕西防务的大臣范仲淹、韩琦的赏识,屡官至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宋、西夏和议订立后,被召入京,屡官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拜彰化军节度使。狄青行伍出身,宋仁宗赵祯让他用药除去面涅(士兵脸上刺的字号),他说,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我愿留此以激励士气。皇佑四年(1052),被擢任枢密副使,旋被任命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盗贼事,率军迅速平息了广源州侬智高的军事反抗。五年,升任枢密使。狄青以武将任执政,在士兵中有很高声望,在一向对武将严加防范的宋廷中却为朝论所不容,仅仅在枢密院任职四年,就被排挤出朝廷,以使相衔出判陈州。嘉佑二年(1057),卒于陈州。
岳飞(1103~1142)
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字鹏举。湖北西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农家,曾当佃客。宣和四年(1122),投军,参加征辽之役。靖康元年(1126),金军南侵,攻破东京开封府(今属河南),康王赵构在相州(今河南安阳)建置兵马大元帅府,岳飞志愿从军抗金。建炎元年(1127),北宋亡,宋高宗赵构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岳飞上书言事,力请高宗返回开封,恢复失地,被宋廷削夺军职。后随张所、王彦、宗泽等抗击金军,屡立战功。建炎三年冬,金完颜宗弼率军渡江,企图一举灭宋。岳飞时任江、淮宣抚使司右军统制,当各军溃败之际,整饬所部,招集散兵游勇,转战广德军(今安徽广德)等地。建炎四年,又率军屯驻宜兴县。金军自临安府(今浙江杭州)沿运河北撤,岳飞率军袭击常州,克复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金军退至江北。宋廷委派岳飞任通、泰镇抚使,驻军于江北泰州(今属江苏),进援楚州(今江苏淮安),在承州(今江苏高邮)等地与金兵鏖战,因众寡悬殊,被迫退军江南。绍兴元年(1131),岳飞隶属张俊,转战于江南西路和淮南西路,击破盗匪李成军,招降张用。绍兴二年,又出兵荆湖南路和广南东、西路,击破盗匪曹成军。绍兴三年,镇压了吉州(今江西吉安)和虔州(今江西赣州)的农民起义军。绍兴四年,任江南西路、舒、蕲州兼荆南、鄂、岳、黄、复州、汉阳军、德安府制置使,统兵北上,破金与伪齐联军,克复郢州(今湖北钟祥)、襄阳府(今属湖北)、随州(今湖北随县)、邓州(今河南邓县)、唐州(今河南唐河)和信阳军(今河南信阳),自承宣使晋升节度使。当年冬,出兵救援庐州(今安徽合肥),击败金、伪齐军。绍兴五年,晋升两镇节度使,采用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镇压为辅的策略,瓦解了洞庭湖一带的杨么起义军(见钟相、杨么起义),自制置使升招讨使。绍兴六年,又迁宣抚副使,再次出师北上,攻占镇汝军、虢州(今河南卢氏)、商州(今陕西商县)、西京河南府的伊阳(今河南嵩县)、长水(今河南洛宁西南)等地。当年冬,又击破金军与伪齐军的进犯,兵临蔡州(今河南汝南)。绍兴七年,升任宣抚使,计划并统刘光世等军,大举北伐,并提议丧失生育能力的宋高宗建储,遭高宗、秦桧等人猜忌,宋廷取消北伐计划。绍兴八、九年,岳飞反对高宗、宰相秦桧等人降金乞和,重申收地两河、唾手燕云的壮志。
绍兴十年,金军毁约南侵,宋廷被迫命令各军抵抗。岳飞早已制定了“连接河朔”的战略方针,此时便挥师大举北上,分兵攻占北至郑州、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东)等处的广大地域,派遣梁兴等深入黄河以北,组织游击军,袭扰金军后方。金朝都元帅完颜宗弼乘岳家军兵力分散之机,亲率大军反攻。岳家军先后在郾城、颍昌(今河南许昌)等地,以少击众,大败金军主力(见郾城之战)。宋廷反而迫使岳飞班师。绍兴十一年,出兵增援淮西,旋被招回临安。罢宣抚使,改任枢密副使,解除兵柄。岳飞仍反对和议,力图保全韩世忠及其旧部,遭秦桧党羽弹劾,罢官赋闲。十月,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设置冤狱,诬陷岳飞。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1.27),被害于大理寺狱,其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也惨遭杀害。宋孝宗赵□继位后为岳飞平反昭雪。淳熙五年(1178),谥武穆。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追封鄂王。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改谥忠武。
作者: 大衣依 2006-1-31 15:43 回复此发言
--------------------------------------------------------------------------------
3 简述两宋名将.(转)
韩世忠
字臣良,绥德(今陕西东北)人,公元1089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轻时勇气过人,能骑未驯服的马驹,好喝酒、不受约束。18岁应募参军,身体魁梧、风度潇洒、双目有神,时而挽300斤强弓飞马射箭,时而舞铁槊急驰峭壁之间,勇冠三军。
杨业(?~986)
北宋名将,本名重贵,又名继业,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北)人。原为北汉将领,屡立战功。其父为后汉麟州(陕西神木)刺史,以武力雄踞一方,是地方实力派。年轻时以骁勇闻名,屡立战功,被称为“无敌将军”。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灭北汉,杨业归宋,任右领军卫大将军、郑州刺史等职。宋初,宋朝廷试图用对辽战争的办法收复燕云十六州,杨业奉命驻守戴舟前线,五年(980年),辽景宗率十万大军攻雁门。杨业率军突袭辽军,辽军大败而回。七年(982年)四月,辽军分路攻宋,杨业统军败辽军于雁门关下,斩辽兵三千人,俘万余人。雍熙三年(986年),宋军分三路攻辽,杨业与主帅潘美等连克云、应、寰、朔四州。但东路宋军于岐沟关大败,辽军乘胜大举反击,潘美、杨业等奉命掩护四州民众后撤。杨业力主兵至应州,诱辽军向东,以保障民众沿石碣谷(今山西朔州南)南撤,并设弓弩手千人于谷口,骑兵居中接应,扼阻辽军南下。但潘美与监军王侁却迫他率军直趋朔州。杨业知此行必败,出发前约定潘、王率军于陈家谷口(今山西朔县南)接应,而自率军冒死迎击敌军,以掩护大军及百姓撤退。但潘、王闻杨业军陷入重围,乃置杨业军不顾,先行遁去。杨业死战,突围至陈家谷口,见无援军接应,复率残部与敌苦战,终因寡不敌众,负伤坠马被俘,不食三日而死,所部几无一人生还。杨业死后,宋廷听信谗言,抚桖菲薄,指给他五品官应得的一半物品。后来得知杨业是绝食三日而死,非常壮烈,宋太宗才下诏表示痛惜,称杨业“诚坚金石,气傲风云”,同时处罚潘美等。
潘美(925~991)
北宋将领。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初仕后周,官至客省使。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素厚,北宋代周后,颇受重用,参加平定李重进叛乱,镇守扬州、潭州(今湖南长沙),皆有功,累迁防御使。开宝三年(970),潘美为行营兵马都部署,率军平南汉。后任广州知州兼市舶使,升山南东道节度使。开宝七年,任□州(今江苏南京)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都监,助都部署曹彬伐南唐。南唐平,加检校太傅、宣徽北院使。太平兴国四年(979)正月,潘美任北路都招讨制置使,随宋太宗赵□伐北汉。北汉主降,他又被任命为知幽州(今北京)行府事,随宋太宗北伐辽朝,兵败而回。潘美南征北战,在北宋消灭十国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太平兴国四年八月,潘美任河东三交口都部署,驻守西北边防,以捍辽朝。以雁门之捷封代国公,后改忠武军节度使。雍熙三年(986),宋兵三路北伐辽朝,潘美为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朔(今山西朔县)等州行营都部署,杨业副之,率西路军出雁门,所向克捷。不久,因曹彬所领东路军大败于岐沟关,潘美等也受诏撤军,并掩护云、应四州之民内徙。在撤军过程中,潘美与王□等逼迫杨业冒险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