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把“教”字解释为“觉悟”,就是说“教”就是提高人的觉悟,即德育的意思。在古代的教育思想中,特别要求统治者善于教化民众,“得民心以治天下”。我国古代名著《学记》里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欲化及成俗,其必由学乎。”孟子说:“善政不如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这里所讲的“教学”、“教”、“学”都是讲教化之意。我国“五经四书”中的《大学》里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所讲的“大学之道”的“道”,即教育;而“明明德”、“亲民”、“至善”讲的都是德育的内容。因此,古人讲“道”,实质上讲的是德育。我国古代教育家,虽还没有用德育的概念,但都主张统治者对民众施以德育,以此作为统治人民的手段。儿童0家教0幼儿0教育
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曾用过“道德教育”和“训育”等概念,以示德育。而明确使用“德育”概念的,是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输入我国之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教育改造》一书中,谈到学生自治问题时说:“近世所倡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一智育注重自学,二体育注重自强,三德育注重自治。”这里,他明确使用了“德育”的概念,并把它看成整个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儿童1家教1幼儿1教育
我国解放以来,在德育概念的表述上。有的按苏联教育学上的用法,用狭义教育表示德育;有的用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习惯用法,称德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有的说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政治立场和世界观教育。凡此等等,说法极不统一。当然,这些说法其含义大体相同,但又各自有所侧重。现在,比较多的教育工作者都倾向于用“思想品德教育”来表述德育概念。
http://www.xugu.net/wst/p891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