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是如何生长的?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蘑菇是没有叶绿素的低等植物,它们不开花,不结果,更没有种子...这些孢子被风吹到腐败的树叶或枯树上,它们从中吸收养分,不久,新的蘑菇就从孢子中长出来了

蘑菇是没有叶绿素的低等植物,它们不开花,不结果,更没有种子...这些孢子被风吹到腐败的树叶或枯树上,它们从中吸收养分,不久,新的蘑菇就从孢子中长出来了

蘑菇在分类学上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蘑菇整个菌体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份组成。从孢子或组织分离萌发到母种,原种,栽培种,料内菌到土层养菌阶段称为营养生长阶段,亦称为菌丝生长阶段,以喷打结菇水以后至第二年春菇结束,为子实体生长阶段,亦称为生殖生长阶段。

一、菌丝体:菌丝体是菌丝的分枝错综交织而成的网状体。它能分枝繁殖,不断向周围移射蔓延扩展,如条件适宜,可无休止的繁殖。菌丝体具有多细胞,有横格,有分枝等特点。按其发育的时间不同,可分为初生菌丝、绒毛菌丝、线条菌丝束状菌丝四种。

(一)初生菌丝:由孢子萌发的一条十分徽小、幼嫩,每个细胞只有一个核的菌丝称为初生菌丝。其生活时间很短,靠细胞的营养生存,呈长势,不形成子实体。

(二)绒毛菌丝:又称为双核菌丝。初生菌丝两个单核细胞的原生质融合,形成每个细胞有两个核的双核菌丝。绒毛菌丝比初生菌丝健壮,呈绒毛状。母种、原种、栽培种阶段的菌丝及培养料内支菌和土层养菌前期的菌丝体,都属于绒毛菌丝,又称为营养菌丝。

(三)线状菌丝;由绒毛菌丝长粗呈线状,细胞仍属于双核,但已进入高度分化的生殖生长阶段。土层调水养菌到一定阶段出现线状菌丝,开始扭结成菇蕾,此时已进入了生殖生长阶段。

(四)束状菌丝:由绒毛菌丝和线条菌丝老化而形成的。子实体根部和秋菇后期土层中出现的粗菌丝束叫束状菌丝。

二、子实体:由分化的菌丝体组成。它是产生有性孢子的器官,又是食用部份,由菌盖、菌褶、菌柄、菌环和孢子组成。

(一)菌盖:为子实体的顶上部份。色白,表面光滑,肉厚,是食用的主要部份。适宜的加工直径为2-2。5厘米,成熟后期为伞形。

(二)菌褶:初形成为淡白色,随着孢子的逐渐成熟,其菌褶由粉红色-深红色-红褐色-黑褐色、高生,梳状密集排列于菌盖覆面。菌褶中央为菌髓细胞,两则为子实体。

(三)菌柄:位于菌盖下部,象伞柄一样支撑着菇体,白色园柱形,粗1-3厘米,长2-10厘米。

(四)菌环:生长于菌柄中上部,是菌膜破裂后残留在菌柄中上部的一圈薄膜。刚开伞时最明显。

(五)孢子:着生在菌褶两侧的子实层上,子实层可产生孢子,担子呈膀胱状或棒状。每个担子顶端大部份只生两个担担孢子。孢子初呈白色,成熟后变成深褐色,椭园形、光滑,一端稍尖,芽孔不明显,长6-8。8徽米,宽4。5-6。8徽米。一朵健壮的蘑菇,约能产生100万个孢子

蘑菇的生活史

蘑菇的生物循环过程叫蘑菇的生活史。蘑菇的生活史是从孢子萌发,经菌丝体再到第二代孢子产生的整个发育过程,归纳为三期:

一、孢子萌发期:人工采集孢子和促进发育,即孢子散发-孢子萌发-初生菌丝生长。此时适宜温度为20-24摄氏度。

二、菌比繁育期;初生单核菌丝-聚合为双核的二次绒毛菌丝-双核线状菌丝9三次菌丝)-束状菌丝,适宜温度23-25摄氏度。

三、子实体形成期:双核线状菌丝-扭结成小瘤状突起原基-幼蕾形成-发育成蘑菇-子实体菌褶形成-子实体成熟-担和孢子产生。适宜温度14-16摄氏度。蘑菇的生活史是由子实体成熟-担子和孢子的产生-孢子散发及萌发-初生单核菌丝体生长-聚合为双核的二次绒毛菌丝-双核线状菌丝-扭结成原基-形成幼蕾-发育成菇蕾-子实体菌褶形成-子实体成熟-担子和孢子产生-再散发孢子及萌发。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和繁衍过程,叫蘑菇的生活史。

蘑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作为一个菇农,每年都希望达到自己理想的收获。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呢?那就是必须真正掌握蘑菇需要的环境条件,人为地控制它,培育它,努力满足它生长发育的需求,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一、营养:蘑菇是一种腐生型草腐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完全依赖人工配制发酵后适熟的培养料中及覆土层等吸收的碳源和氮源、矿质营养及徽量元素等。

蘑菇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木聚糖、淀粉、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某些氨基酸等。这些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稿秆中(如稻草、麦草、菜秆、玉米秆等),依靠嗜热和中温型徽生物及蘑菇菌丝分泌的酶,将其水解为简单的能力蘑菇菌丝吸收利用的化合物,供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蘑菇菌丝体生长阶段主要是利用木质素。子实体阶段主要利用纤维素。蘑菇不能直接利用蛋白质,但能很好地利用水解产物。同时,钙、钾、硫、磷和徽量的镁、铁、锌、铜、钼等都是蘑菇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元素。但要知道,蘑菇吸收利用的各种营养是等比例的,故应在堆料时要正确地按比例配合用肥。2796菌株最佳的配合比例为30:1C/N。

二、温度:蘑菇属变温结实型真菌,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因品种、品系及菌株等不同,因而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完全相同的。双孢蘑菇的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在5-33摄氏度,最适温度为22-24摄氏度,温度在25-26摄氏度,菌丝生长最快,30摄氏度生长速度减慢,33摄氏度停止生长。温度偏高时发菌快,但菌丝稀疏不健壮。而低于15摄氏度时,发菌较慢,则菌健壮有力。根据上述蘑菇生长对温度要求的特点,故在培养菌种时和菌丝生长时温度应控制在18-20摄氏度左右为宜。

蘑菇子实体形成时的温度在5-22摄氏度之间,而以14-16摄氏度为最适宜。低12摄氏度时,子实体生长缓慢,菇肥大,产量低。高于19摄氏度,菌柄徒长,肉疏松,子实体易开伞,品质低劣。出菇后,如遇连续几天温度在22摄氏度以上,则生殖生长即转为营养生长,会引起死菇。

三、湿度(水份):水份是一切生命的基础,是生物体新陈代谢的媒介,离开水份生命活动就会停止。因此,在蘑菇建堆发酵时,要特别注意培养料的水份。否则,达不到理想的产量。蘑菇子实体含水量在90%左右。菌丝体的含水量也很高。只有适宜菌丝体的水份。菌丝才能生长洁白、健壮、弹性好。才能满足大量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高产才有把握。在蘑菇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水份,而这些水份主要来源于培养料和覆土层,同时还可以从空气中吸收。蘑菇在菌丝体生长时要求培养料的水份为60%摄左右。覆土层的含水量为16-18%左右(即两指捏土能扁)。出菇前空间湿度在75-80%之间。子实体形成时土层水份要求湿一些(即能捏扁、搓得圆、不粘手为宜),空气相对湿度应掌握在85-95%之间。

四、控气:蘑菇是一种好氧性真菌,它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需要充足的氧气。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由于呼吸作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存留在土壤孔隙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低,有利于刺激子实体的形成,若二氧化碳超过1%,就会出现菌盖变小,柄长易开伞现象。农度超过5%,子实体不能生长。因此,在栽培过程中要特别氧气的合理配备。

五、光照:蘑菇是喜暗厌强光的食用菌。菌丝体在完全黑暗的条件生长良好。子实体在徽暗的地方白嫩肥厚,出菇均匀。在光线过强的环境下形成的子实体黄白色,菌盖不正,畸形菇多,长柄菇多。严重影响品质和产量。因而在出菇期间保持暗光为好。

六、酸碱度(PH):蘑菇生长的酸碱度在5-8。2,最适宜的环境是中性或徽酸性。但培养料和覆土层的PH值应调至7。5左右。虽然前期生长缓慢,但通知养料和土层的酸化过程。还可抑帛细菌的发生。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