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王府井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王府井据《燕京访古录》所载,此处建王府最早始于隋唐时代“,隋朝燕王府,北平王罗艺之帅府”就在这里,至今仍有帅府园之称。

至明代,随着紫禁城的兴建,不少达官贵人在此修建王府,加之街旁西侧有一口远近闻名的优质甜水井,所以据《明成祖实录》记载,这里被称十王府、王府街、及王府井大街。

到了清代,此处依然是亲王、郡王的聚居之地,成了清太祖第十五子多铎的豫王府。

现如今王府井是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这里有北京百货大楼、东安商场、王府井书店、大明眼镜公司等聚集着多种经营,各具特色的商家。

参考资料:《北京实用导游》

王府井大街的变迁

王府井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全长约三华里,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

辽、金时代,王府井只是一个不出名的村落,元代以后,人烟逐渐稠密,当时称之丁字街。明代,这里修起了十座王府,王府井也就初具规模,改称十王府街。清代废十王,改称王府街或王府大街。1915年,北洋政府绘制《北京四郊详图》时,把这条街划分为三段:北段称王府大街,中段称八面槽,南段因有一眼甜井,与王府合称,就成了"王府井大街"。1903年,东安市场成立,老东安市场是北京人最爱逛的地方,1909年出版的《京华百二竹枝词》中有一首单说它的“新开各处市场宽,买物随心不费难,若论繁华首一指,请君城内赴东安”。由此足以见得东安的地位。

王府井的日用百货、五金电料、服装鞋帽、珠宝钻石、金银首饰等,琳琅满目,商品进销量极大,是号称"日进斗金"的寸金之地。近年来,王府井发展更快,从南口北京饭店入街北行,只见牌匾高悬,店铺森然,人头攒动,如流水一般,从早到晚,每天进入这条街的中外顾客多达百万人次。这条大街现在已经拥有了亚洲最大的商业楼宇,密度最大、最集中的大型商场、宾馆与专卖店。王府井还是国内商业旅行社联结最近的大型购物场所,国有品牌、老字号最集中之地。这条充满现代气息、高品位、高标准的国际化中心商业街,与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结为友好姊妹街,使它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百货大楼、外文书店、丹耀大厦、工美大楼、王府女子百货商店、穆斯林大厦、新东安市场与盛锡福、同升和、东来顺、全聚德、四联美发、百草药店构成了这条810米商气十足的现代化商业街。

自1996年开始对王府井进行扩建改造,如今投资10亿多元改造的王府井大街已重新亮相,东方广场成为它的另一大景观;老北京一条街也从首层移至地下一层,营业面积由500平方米扩大到2700平方米,完全仿照明、清的建筑风格设计装潢,共有自然店铺40家。这条街的一大特色是集中了一大批中华老字号名店。内联升、步瀛斋的鞋,盛锡福、马聚源的帽子,瑞蚨祥的丝绸,王麻子的剪刀,戴月轩的湖笔徽墨,汲古阁的古玩玉器,元长厚的茶叶,稻香春、桂香村、祥聚公的糕点,全聚德的烤鸭,六必居的酱菜和天福号的酱肉以及传统小吃和红螺果脯等,在老北京一条街都有店铺。

王府井就是王府井,老井如同聚宝盆,它在京城商圈的特殊位置,其他商业街无法取代。来北京还是去趟王府井吧!

王府井的传说

传说王府井大街原来是王爷的住宅。王爷府中有一口水井,井上有一座精巧玲珑的亭子,井口是一块大石头凿出的圆孔,井沿很高。井南就是王府大院。

北京早年水井虽然多,但甜水井不多。一遇天旱,很多井都没水了。有一年,赶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北京城里大大小小的井差不多都干了,四个海子也干得只有垫底的水了。富人家用车子去几十里外的玉泉山拉水,穷人家没水,只能靠肩挑手提。还有的靠从井底淘点泥浆水活命。

这时只有少数几口井还冒水,王府井就是其中之一。王府井不但有水,而且还是甜的。王爷很高兴,说这是因为祖宗福气大,造化大,房子和水井都在龙脉上。可是这个王爷心肠十分狠毒,不仅不把水分给大家度灾活命,还命令看门老头把水井看守起来,不许人们取水。

这个看门老人心地善良,对王爷的做法十分不满,便偷偷给人们不少方便。他趁每天早晚王府的人睡觉时,给胡同外取水的人发信号,大家便很快地打一点水走。

终于有一天,王爷发现了这件事,便怒冲冲地审问看门老人。老人笑眯眯地说:“不错,王爷,我是让人打了点水。可我这是为王爷着想。您想,将来府里免不了还要雇人运粮挑米,要是附近的人都渴死了,哪儿还有人给府里干活呢?要是王爷不同意,今后我绝不让任何人再取走一滴水。”王爷听他说得有道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再追究了。

人们十分感激和尊敬这位老人。从此以后,来王府井打水的人越来越多,住在远处的人也闻讯而来。

这样,王府井的名字就远近传开了。后来人们一提到这一带,都称王府井北、王府井南、王府井东、王府井西。再后来,东安市场迁到这里,这里渐渐变成了繁华的商业区,但人们仍习惯地叫这里王府井。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