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减肥法 有哪些?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运动与控制饮食是一种有效减肥方法

有学者报道用单纯严格饮食控制方法减肥,如绝食10~14天,或给极低热量(每日1256~2511千焦即300~600千卡)饮食及低热量(每日2511~5023千焦即600~1200千卡),其效果不佳,体脂下降可能不显著,或下降后不易保持。

每天作419千焦(100千卡)热量调整可制止肥胖发展并逐渐减肥,调整方法可减少419千焦(100千卡)热量的饮食或通过体力运动额外消耗419千焦(100千卡)热量来调整。

有报道每日减少837千焦(200千卡)热量饮食,再通过运动多消耗1256千焦(300千卡)热量,每周就可以减少0.45千克的脂肪。

对轻度肥胖者,不一定要过分严格限制饮食,只要适当增加体力运动,就可使体重每月减轻1~2千克,直至达到正常标准;中度以上肥胖者,由于食欲亢进,不大容易自行控制饮食,体力活动又比正常人少,所以必须控制饮食及运动疗法相结合应用,并长期坚持才有效果。

运动不可避免会引起食欲增加,消化功能增强,有人担心运动后吃得多了反而会增加体重,但如运动疗法和限制饮食相结合则可以更灵活地达到热量负平衡,减重效果更为持久。例如肥胖者希望每周减重0.45千克,可以每次作中等运动半小时,约消耗1465千焦(350千卡)热量,每周运动3天,共消耗4395千焦(1050千卡),每周还需要减少10045千焦(2400千卡)热量饮食摄入(每天减少1423千焦即340千卡热量);如果每周运动5天,共消耗7324千焦(1750千卡),那末每周还需要减少7324千焦(1750千卡)热量饮食的摄入(每天减少1045千焦即250千卡)。依次类推,有的运动量,如把运动时间延长,运动次数增加,可以不需要太限制热量摄入,就可达到减肥目的,这种方法肥胖者容易接受。

预防肥胖比治疗更为重要,在儿童青春发育期,妇女怀孕期、产后、绝经期,男性中年以上,疾病恢复期均应注意预防肥胖,尤其是有肥胖家族史者更应注意。适当控制饮食,少吃高脂肪及糖类,多吃蔬菜,并经常进行适当体育运动与体力劳动对预防肥胖有很好效果。一个正常体重的人,应该每天通过一定量的体力活动,把摄入的热量完全消耗掉,做到入、出量平衡,则能预防肥胖。

运动减重时,往往被认为运动量愈大愈好,其实只有适当运动才能使肥胖者接受。只有根据肥胖程度、并发症的情况选用适当运动量才能产生较好效果。一般可分强、弱两组。

前者适用于心血管无器质性病变、心功能良好的青壮年肥胖者,后者适用于有并发症及老年肥胖者。强组运动量:运动强度由中等开始、逐渐增加到较大强度,运动初期心率控制在110~120次/分以后逐渐增加到130~140次/分。运动时间可由开始的15分钟逐渐增加至1小时。弱组运动量:运动强度由小逐渐达到中等强度,运动初期心率应控制在90次/分,以后逐渐到120次/分。运动时间由1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至30分钟。

人体含脂量并非愈少愈好,人体的基本脂包含在心、肝、肾、神经组织、细胞膜、活动肌肉中,是维持正常功能生理活动所必需。贮存脂则作为燃料贮备,大部分存在皮下,过量积贮则引起肥胖。肌肉量占体重45%~36%,肌肉量多少对体重影响很大。用体重来作为脂肪指标有很大缺点。较可靠指标是体脂测定(详见第二章)。

具体方法主要以耐力性锻炼项目为主,辅助体操运动、球类项目、健美运动、迪斯科、舞蹈等,均有很好的减肥作用。

(一)耐力性锻炼耐力性锻炼是指在一定强度下,在相当时间内(不少于15~20分钟)重复同一运动周期的运动,是一种增强呼吸、心血管功能和改善新陈代谢的锻炼方法,一般属于中等强度的训练,采用大肌群的练习,这种方法可取得较好的发展体力的效果。其对象主要为一般健康人。近20余年来被广泛用于增进健康及预防慢性病,尤其是冠心病及过度肥胖。耐力性锻炼的方式有步行、健身跑、游泳、自行车、划船、登山及某些球类运动,也可因地制宜采用原地跑、跳绳、爬楼梯等方式。现将最常用的步行及健身跑训练方法作一介绍。

1.步行及医疗步行步行是简便易行且有效的有氧训练法,适用于年龄较大、身体较差的肥胖者。根据锻炼者的病情和体力,规定一定距离、步行坡度、速度、中间休息的次数及时间。步行能有效地减少体内脂肪,且比剧烈运动消耗脂肪更为明显,步行不仅能减少脂肪,且增强肌肉,故有人建议用步行代替节食,因节食使脂肪及肌肉都减少。

常用步行路线举例:①200~600米平路:用30~50米/分的速度行走,每走100米休息5分钟。②800~1600米平路:用50~100米/分的速度行走,路程中及路程结束时各休息5分钟。③2000米路程:路程中有两段短坡(约100米),坡高5~10°,其余为平路。用40~50米/分的速度走1000米,休息8分钟。返路亦用同样速度走完1000米,休息8分钟。

步行最好在优美环境下,在树木、花卉小山旁进行。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在步行时要求心情愉快,肌肉放松,如果配合上臂活动、按摩则可使步行效果更好,若同时配合呼吸及意守丹田或涌泉穴,则可起到步行及气功的双重作用。

2.健身跑健身跑由于它不需要特殊锻炼设备,很为中老年所喜爱。现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健身跑,一般属中等强度,适用于中老年健康者及有较好锻炼基础的肥胖病患者。运动强度大于步行,其运动量可由参加者身体适应状况来决定,速度可快可慢,距离可长可短。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