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地貌被称作“地球之肾”?: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湿地.湿地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通常大约有50种定义(Dugan 1990)。这些定义可分为两大类——广义的和狭义的。

《湿地公约》的定义就是一种广义的定义。采用这个定义有某些优点。

《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国际公认的,即: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这个定义包括海岸地带地区的珊瑚滩和海草床、滩涂、红树林、河口、河流、淡水沼泽、沼泽森林、湖泊、盐沼及盐湖。

狭义的定义通常把湿地视为生态交错带;是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区域,由于土壤浸泡在水中,所以特征植物得以生长(e.g.IBPWorshing—ton,1976;Cowardinet.a11979;Denny,1985)。这个定义存在一个实际的问题,即:定义包括部分水体,大多数人认为具有挺水植物的地区不同于开阔水体,而后者不应包括在这个定义中。因此,在湖泊的情况下,生长有挺水植物的湖滨地区应被看作是湿地,相反,面积大的开阔水体却不属于湿地。由于滨岸地区和开阔水体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就管理而言,用这种方法将二者分割开来,是会出现问题的。

接受一种广义的湿地定义,如:《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对于保护和管理都有明显的优点。这是因为土地利用计划的基本单元是集水区这一层次,也就是整个流域。同时,还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由于整个集水区是由从上到下连在一起的,所以干扰集水区上游的任何活动都将影响下游地区。

因此,提出一个广义的湿地定义,正是为了确保对集水区所有水资源的良好管理。当然这种管理也包括陆地的成分。

因而,把集水区内的所有水体(湖泊、沼泽、河流、人工湿地)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强调湿地与其周围陆地联系的湿地科学是一门在集水区层次上能有效提出合理管理的战略科学。

.

湿地!

湿地的定义有多种,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是《湿地公约》作出的,即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度带。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

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

我国湿地类型多样、分布很广,总面积在6500万公顷以上。从寒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湿地的分布。千百年来,广阔的湿地为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