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混合性中风?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我们知道,中风可以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这里所说的混合性中风,是指一个病人的脑内同时发生出血和缺血两种病变。通常,这样的情况有两种:

(l)脑梗塞病人可以因为梗塞区域血流再通或抗凝和溶栓治疗而发生出血,造成出血性梗塞。这样,病人就同时有了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类型的中风了。临床观察中如果一个脑梗塞病人病情稳定后,突然出现头痛、呕吐、病情加重,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应考虑到梗塞后出血的可能。这时可以复查CT,如果在原来低密度灶的部位出现高密度出血灶,即可明确诊断。

(2)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在病程中会发生血管痉挛,造成供应区的缺血和梗塞,可以在出血后短时期内出现,或者出血以后的4—2O日出现。表现为出血后或发病数日病情基本稳定后,意识障碍程度再度恶化,出现偏瘫、失语等。它是导致症状加重以至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复查CT,可以发现脑内低密度病灶。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