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出自哪里?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 论语》公冶长第五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三思”是多想的意思。季文子是当年的鲁国大夫,他办事办得很谨慎,什么事情都先想来想去,经过仔细思考以后再决定怎么做。这虽然是他的优点,但有的时候变成缺点,当他面临着惨烈的政治斗争时,犹豫不决,束手束脚,不能采取果断的处理(据《四书集注》)。

所以孔子说“再,斯可矣”(想两次就可以,就是充分的),言外之意就是“不要犹豫不决”。

总之,三思而后行”的原来的意思是“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