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疗伤自古就有吗?奇怪?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相关阅读:据7月28日《新闻联播》报道,德国波恩大学的医学专家近日在实验中发现,蜂蜜医治某些创伤的疗效优于许多现代抗生素。目前德国已有24所医院在用蜂蜜医治创伤。用“医用蜂蜜”治疗创伤,伤口愈合非常快,通常皮肤创伤一周内就能愈合。

把喝进口里甜甜的蜂蜜抹在伤口上,对很多人来说是非常新鲜的做法,其实,德国人的这个“发明”在我国古代就有了。

中日友好医院肿瘤科主任李佩文告诉记者,蜂蜜外用疗伤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蜂蜜为“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止痛也,具有生肌、长肉、敛疮的功效,古人把蜂蜜直接涂抹在伤口上,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用来治疗烧伤、烫伤、虫咬伤。蜂蜜的抑菌、杀菌作用与蜂蜜的浓度有关,与蜜种无关。蜂蜜快速修复伤口的能力及杀菌功效,是因为蜜蜂在酿蜜的过程中会产生葡萄糖氧化酶,这种酶能确保蜂蜜中含有少量的有效杀菌剂——过氧化氢。同时,涂抹在皮肤上的蜂蜜有良好的密闭性,减少伤口和空气的接触,从而降低了被空气中的细菌感染的几率。当然,还有一个特殊原因就是古代没有医治伤口的抗生素,与添加了很多成分的现代蜂蜜相比,古代的蜂蜜更为纯正,因此疗伤的作用较为明显些。

德国人的“医用蜂蜜”可能是经过了技术处理,如高温消毒等环节。李主任提醒,大家不要盲目效仿,蜂蜜在高温下容易分解,其成分被改变,高温消毒的火候不好掌握,而市场上出售的蜂蜜中添加了很多成分,并不适合直接涂抹在伤口上。

可见,蜂蜜还是应该取其补脾胃、润肠、润肺、解毒等功效,通过饮食服用较好。需要注意的是,来自不同蜜源植物、不同品种的蜂蜜,其药理作用也不相同。如洋槐蜜有利尿、镇静的作用;椴树蜜有通便、利尿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在选择时要分清用途。

相关链接:

蜂蜜不同的食用方法

润滑胃肠、改善便秘:

便秘多因体内上火、津液耗竭、大便干结等引起肠腔狭窄所致。而蜂蜜对结肠炎、习惯性便秘、老人和孕妇便秘都有疗效。

食疗处方:每天早、晚空腹食用蜂蜜25克,可调节胃肠功能,改善便秘症状。

消炎止痛、润肺止咳:

蜂蜜可润肺、止咳和缓解疼痛,同时还能使人体血红蛋白增加和降低血脂。

食疗处方:肺燥热咳患者可取甜梨一个,去皮核,然后切薄片拌蜂蜜吃,每日数次,一星期内即可见效。

营养心肌、改善代谢:

蜂蜜中的葡萄糖能营养心肌和改善心肌的代谢功能,使心血管舒张和改善血液循环。

食疗处方:每日服用50~75克蜂蜜,长期服用,就能有效改善心肌代谢功能。

帮助睡眠、镇静心神:

蜂蜜是帮助睡眠的良药,因为它是一种能作用于全身的镇静剂。

食疗处方:临睡前取一满勺蜂蜜,加上少许椴树花、蜂蜜花、西番莲(可以单取一种,也可以混合),用温水冲制,就成了一杯很好的安睡宁神蜂蜜茶。

来源:人民网-《健康时报》 (责任编辑:邓伟芳)

据7月28日《新闻联播》报道,德国波恩大学的医学专家近日在实验中发现,蜂蜜医治某些创伤的疗效优于许多现代抗生素。目前德国已有24所医院在用蜂蜜医治创伤。用“医用蜂蜜”治疗创伤,伤口愈合非常快,通常皮肤创伤一周内就能愈合。把喝进口里甜甜的蜂蜜抹在伤口上,对很多人来说是非常新鲜的做法,其实,德国人的这个“发明”在我国古代就有了。

中日友好医院肿瘤科主任李佩文告诉记者,蜂蜜外用疗伤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蜂蜜医治疾病概括为:“清热也,补中也,润燥也,解毒也,止痛也”。古人把蜂蜜直接涂抹在伤口上,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用来治疗烧伤、烫伤、虫咬伤。蜂蜜的抑菌、杀菌作用与蜂蜜的浓度有关,与蜜种无关。蜂蜜快速修复伤口的能力及杀菌功效,是因为蜜蜂在酿蜜的过程中会产生葡萄糖氧化酶,这种酶能确保蜂蜜中含有少量的有效杀菌剂——过氧化氢。同时,涂抹在皮肤上的蜂蜜有良好的密闭性,减少伤口和空气的接触,从而降低了被空气中的细菌感染的机率。当然,还有一个特殊原因就是古代没有医治伤口的抗生素,古代的蜂蜜更为纯正,因此疗伤的作用较为明显些。

德国人的“医用蜂蜜”可能是经过了技术处理,如高温消毒等环节。李主任提醒大家不要盲目仿效,蜂蜜在高温下容易分解,其成分被改变,高温消毒的火候不好掌握,而市场上出售的蜂蜜并不是都适合直接涂抹在伤口上。

可见,蜂蜜还是应该取其补脾胃、润肠、润肺、解毒等功效,通过饮食服用较好。需要注意的是,来自不同蜜源植物、不同品种的蜂蜜,其药理作用也不相同。如洋槐蜜有利尿、镇静的作用;椴树蜜有通便、利尿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在选择时要分清用途。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