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摩擦可以生电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如果有人说,你用的钢笔、拿着的书本都是带电的,也许你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你丝毫也没有触电的感觉。但是,这却是事实!假如你不相信,把钢笔杆用塑料薄膜摩擦一会儿以后,就可以吸起小纸片、粉笔灰等轻小的物体了,这说明钢笔杆带电。我国东汉时期学者王充在他着的《论衡》一书中,记载了“顿牟掇芥”。顿牟也就是琥珀,掇芥一般是指可以吸引起一些轻小的物体。后来人们从大量实验中发现,无论用哪两种物体摩擦,它们都会带电,并且分别带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电。一种叫做正电,而另一种叫做负电。

正电与负电原本同时存在于各种物体之中,但是它们在数量相等时,对外不显出带电现象罢了。而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方面两物体可以紧密地接触在一起,而且因为摩擦,使两个物体的温度不断升高,这时,物体原子里的电子运动就开始剧烈起来,有些物体原子里相当活泼的电子,就可能会在摩擦的过程中转移到另外的物体上去,如此两个物体的电荷就会发生不平衡的现象,从而失去了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了剩余电子的物体就可以带负电。物体带了电以后就可以吸引十分轻小的纸屑了。摩擦生电是一般的说法,事实上,摩擦是给物体原子里的电子运动再加上某些动力,从而使它们转移而发生带电的现象,物理学上称它为摩擦起电,所以电是不可能“生”出来的。冬天,当我们用塑料或者牛角制的梳子梳头发时,通常可以听到轻微“淅淅”声,这就是因为梳子梳头发时摩擦起了电,而梳子第二次再接触头发时放电而发出的声响,假如在暗处,有时还能看到放电时的微弱火花哩。

...得到了剩余电子的物体就可以带负电。物体带了电以后就可以吸引十分轻小的纸屑了。摩擦生电是一般的说法,事实上,摩擦是给物体原子里的电子运动再加上某些动力...

参考资料:没有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