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尿细菌培养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般来说,诊断尿路感染必须以细菌定量培养阳性为依据。如果反复定量培养都是阴性,则可认为无活动性尿路感染的存在。但对尿细菌培养的结果,也应结合临床表现来判断。尿细菌培养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现象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中段尿标本收集不合无菌操作标准,或超过1小时才接种,或接种技术错误等,细菌定量培养可能出现假阳性的结果。有人认为,对无症状菌尿者,1次中段尿定量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其准确率只有85%,2次阳性且为同一菌种,则其准确率可达95% 。

此外,部分尿路感染患者,其尿细菌定量培养可能为假阴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患者在最近2周内使用过抗菌药物。②尿在膀胱内停留时间短,不足6小时,细菌没有足够的时间繁殖。这在有尿频、尿急症状的患者中较为明显。③饮水太多,稀释了菌尿。④细菌感染病灶与尿路不通。如在血行性肾盂肾炎的早期或尿路梗阻时,病人有明显尿路感染症状,但尿细菌培养阴性。⑤尿路感染的排菌可呈间隙性,如慢性肾盂肾炎没有急性症状时,有些病人的尿细菌培养可为阴性,但在急性发作时,尿细菌培养则常为阳性。⑥L型变态细菌只能在高渗培养基内生长,一般培养基不能培养出来。有人估计,肾盂肾炎患者尿细菌培养阴性者,大约20%与L型变态细菌有关。

综上所述,对尿细菌培养结果应结合临床表现予以判断,有时还需反复多次进行培养。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