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
炎帝和黄帝的称号,从字面上看,容易同秦以后专制帝王的称号相联系,实则两者的内涵完全不同。王国维、郭沫若等著名学者都认为,“帝”字本义为花蒂,即植物之子房。华夏文明是在植物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孳生发育的,华族称谓本身,就保存着原始植物崇拜的文化信息。当时人们本有生殖崇拜的观念,并因植物种植的经验,知植物花蒂有包孕“种子”之德,因而对“蒂”亦发生崇拜,以为其中有生养的魔力。炎帝、黄帝时代是缔结部落联盟的时代,其理念便是认为大家同出一源,犹如众籽同出一植物之子房。溯源愈远,则联合愈大。以后“帝”进而成为自然界的至尊神,即“上帝”。
还有一种理解,以为炎、黄二帝只是华夏族的远祖,不包括少数民族,这也不完全正确。按古史,炎、黄二帝世系中,除包括许多华夏族姓氏之外,也包括现在的许多少数民族在内。
炎帝、黄帝时代,是氏族社会时代。当时文明初启,民风朴质,尚无所谓华、夷之别。并且,当时尚未形成民族,自然亦无多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说。后来之所以形成不同民族,乃是由于文明发展的不同所致。中华的主体民族,其实是由汇聚于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之间的古代各氏族和部落,即古华夏各部、古夷人各部、古羌人各部、古戎狄各部和古苗蛮各部等共同融合而成的。
炎帝和黄帝分别代表南方和北方的两个中心氏族。炎帝神农氏是中国上古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部族,其发祥地是长江流域,后来发展,向黄河流域汇聚。在炎帝世系中包括氐人、姜戎(羌)等。黄帝轩辕氏为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是北方古戎狄各部的祖先。轩辕指车子,游牧生活经常转徙,车子必不可少。黄帝部族受农耕文明影响,后亦转入农耕业。在黄帝世系中包括着犬戎、白狄、北狄、淮夷、熏弱(后称匈奴)等。
中国人喜爱自称“炎黄子孙”,由来已久。这种民族融合的传统和历史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增强民族的亲和力与凝聚力。
根据历史和传说,4、5千年前,黄河流
域的中下游的各个部落中,有两个杰出的领袖人物,一位是炎帝,一位是
黄帝,还有其他一些部落的领袖,他们率领我们的先民在我们这块土地上
休养生息,进行种植、狩猎和其他生产活动。当然,还有一些部落之间的
纠纷和争斗,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古老的中华文明,指南车就是当时的重
要发明之一;因此,海内外的中国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大家知道
,一个民族需要认同自己的根,了解自己的历史,只有了解过去,认识过
去,总结过去,才能发展我们美好的未来。在当前来讲,纪念黄帝,缅怀
先祖的伟大业绩,才能够宏扬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化,凝聚民族力量
,增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促进我们祖国的统一大业的完成,
建设我们强大的国家,使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的伟大民族之一,屹立于世
界民族民族之林。黄帝陵基金会是1992年成立的一个民间组织,它的任务
就是宣传黄帝的丰功伟业,促进全体中国人民和海外华人对我们的共同祖
先的认同;同时,筹集资金进行黄帝陵整修工程,给人们提供一个拜谒先
祖的良好环境。除此以外,黄帝陵基金会还从事一系列中国古代文化的研
究活动,我们在过去的10年里,举行过许多学术研讨活动;我们还和台湾
的和海外的学人们举行过三次“黄帝与中国文化研究会”,还出版过一些
学术著作和专缉。
在距今4000多年时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在黄河流域经过长期战争后,黄帝打败了炎帝,双方融合形成了华夏族.这是中国人的祖先,所以今天的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在我们神州大地这片热土上曾经有两个部落,他们的首领分别是炎帝和黄帝。在今天黄河中下游一带繁衍生息,经过无数次的战争、迁徙与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华夏民族,因而说我们都是炎、黄的后代,称之为炎黄子孙。
中华民族有两个"别称",一是"中华儿女",二是"炎黄子孙"(炎帝与黄帝的子孙,或者只说"黄帝子孙")。这两种称呼有时候可以通用,都是指的中华民族。但是大同之中又有小异,"中华儿女"之称是近代才出现的,其含义偏重于文化(是共同接受中华文化的群体);"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之称古已有之,其含义偏重于血缘(有共同的祖先)。因此,有些少数民族可以接受"中华儿女"之说,不愿接受"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之说。
一个民族的形成,首先是由于血缘。其次才是由于文化。在原始社会中,一群人能够长期生活在一起,大概总是一家人、一族人。以后这个部落发展壮大了,才会接纳血缘不同的人群参加。在世界上数以千计大大小小的各民族之间,有些民族特别重视血缘,认为血浓于水,在血缘上有排他性,很不容易接受外来的人群参加;有些民族重视文化,只要外来者接受了我们的文化,我们就欢迎他们参加,不加排斥。中华民族在形成之初就是一个由许多部落组成的复合体,以后在发展中也就表现出首重文化不太计较血缘关系的特点。
正因为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具有重文化轻血缘的传统,所以文化色彩较浓的"中华儿女"之称比起血缘色彩较浓的"炎黄子孙"之称更容易为大家所接受。对"炎黄子孙"之称反对最力的是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1991年5月,我们在上海会晤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直指"炎黄子孙"之说违背史实,因为中华民族是多源的,既是多源,即无共祖(共同的祖先)。"炎黄子孙"之说,既不科学,又不利于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因此,他认为在学术研究工作中,在正式的场合里,不要使用"炎黄子孙"一语。
1996年8月,笔者到滇西少数民族地区参观考察,听到一些彝族学者提出了"中华彝族"的说法,觉得此说值得肯定,值得赞赏。因为其中的"中华"二字是指文化传承,"彝族"二字是指血缘关系,"中华彝族"就是接受了中华文化的彝族子孙,其含义既简单扼要,又十分周到。
由于"炎黄子孙"之说,涉及到中华民族的起源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听惯了中华民族历史一元论。那就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始祖是黄帝,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西北的黄土高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传播是以发源地为中心,然后向四方辐射。简言之,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始祖,一块发源地,一条母亲河,中华文明只有一个中心,逐渐传布四方。历史真相真是如此么?绝对不是。这个古史框架是由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建立起来的。当时的司马迁也并不能畅所欲言,他明知道出身东夷的伏羲与出身南蛮的神农都比出身于西戎的黄帝历史悠久,但是汉武帝自比黄帝,一定要以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他也只好屈从,却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些真实情况,希望读者"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来。
到了近代,我国的考古工作刚刚起步,著名的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著名的历史学家蒙文通先生就首先起来向中华民族历史一元论挑战,大胆指出在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中华大地上至少已有三个民族集团互争雄长,各个集团对于创造中华文明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儒家的孔孟出身于东夷集团,道家的老庄出身于南蛮集团,中华民族并非只是炎黄二帝的子孙或者黄帝一人的子孙。
后来由于东南百越地区考古发现越来越多,中华民族的来源,中华文明的起源又由过去的三分法修正为四分法。不论三分也好,四分也好,中华民族历史一元论总是彻底推翻了的。
因此,用"炎黄子孙"或者"黄帝子孙"来代表"中华民族",是以偏概全,显然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