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身高發育不良,小孩有那麼多,成人沒有
儿童长期吃钙过多会使血压偏低,增加日后患心脏病的危险;眼内房水中的钙浓度过高,可能沉淀为晶体蛋白聚合,引起白内障;尿液中钙度过高,在膀胱中容易形成结石,给尿路埋下隐患;如果同时摄取较多维生素D,肝、肾等重要的生命器官都会像骨骼一样“钙化”,后果非常严重。另外,体内钙水平升高,可能抑制肠道对锌、铁、铜等元素的吸收,孩子易患微量元素缺乏症。因此,医生建议,1岁幼儿一年应检查4次,1岁至3岁为一年2次,3岁以上一次,具有高危因素的幼儿如早产儿应增加次数,以达到及时发出问题,及时矫正的目的。
差不多是有90%的人都缺钙。
参考资料:||
钙 的 发 现 简 史
石灰岩,石膏,雪花膏石等都是鈣的礦石.雪花膏石是方解石(碳酸鈣)的一
種.1808年Davy,用電解法,從碳酸鈣與氧化汞的混和物中,在白金的陰極上,得
到水銀及鈣.鈣的元素名來自於拉丁文的calx,意為"石灰".
初 生 婴 儿 为 何 普 遍 缺 钙
婴儿补钙的最佳时机是几岁,每天的补给量多少算合适?面对铺天盖地的补钙广告,应当如何选择?更有不少家长致电本报:如今的营养条件远胜于10年前,为何婴儿缺钙的比例却远远高于从前?医院的检测是否可能失误?对此,有关专家指出,食物结构补给不合理,育婴母亲缺少补钙常识是造成婴儿缺钙最主要原因。
90% 婴 幼 儿 钙 量 不 足
有近九成母亲表示,在医院的检验报告中都指出婴儿存在缺钙现象,并需要补充钙的摄入量,有个别母亲甚至对医院的检验报告准确性表示怀疑:以前的人营养条件没有现在好,也没听说缺钙,都可以健康地成长,如今仅凭一根头发便可以断定刚出生的婴儿需要补钙,是技术检测标准提高了,还是有其它的原因?”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无机盐,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对人体健康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婴幼儿的成长尤为重要。缺少钙元素可能导致弱智、骨质疏松、软骨病、佝偻病等症状,难怪家长如此紧张。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余医生解释,钙元素主要存在于人体骨头、牙,缺钙时除了孩子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外,还可通过X线摄片、抽血、骨密度测定、验头发等辅助检查进行综合评定。
事实上,中国人缺钙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市74.9%的学龄前儿童的锌摄入不足,90%以上的钙摄入不足,但专家同时指出,只要进行合理的饮食调整、适当的钙制品补充,家长不必为婴幼儿缺钙过于担心。
常 喝 牛 奶 :是 补 钙 首选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市场上的钙补充品已达200多种,许多妈妈心存疑问,该如何选择钙制品,何时给孩子补钙,补到何种程度才算合适?据介绍,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对钙的吸收能力很强,年龄增加,钙的吸收率就下降,婴幼儿可高达50%至60%,儿童青少年30%至40%,成年人20%至30%,中年人10%至20%,60岁以上低于10%,所以从婴幼时开始摄入足够的钙是最合适的,对个人的成长发育直至老年时的健康,有着深远的重大意义。
余医生说,市场上钙制品种类繁多,因此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婴幼儿服食准字号钙制品。而根据现行的儿童保健常规,不能长期大剂量使用钙制品,最好通过食物来满足孩子所需要的钙质,才是正确的补钙方法。牛奶则是钙的最好来源,每100毫升牛奶中通常含有110毫克到130毫克的钙,每日需要500毫升牛奶。如果孩子不喜欢喝牛奶,或喝牛奶容易出现腹涨、闹肚子、过敏等,可选择酸奶或低乳糖乳制品,也可将牛奶多煮几次。
此外,广东有煲汤的习惯,认为每天给孩子喝“精汤”是最好的照顾,其实,仅靠“精汤”并不能养出健康的孩子,真正有营养的是汤中的剩渣,所以在给孩子喝汤的同时,最好将煮烂的成分给孩子同时吃下。
缺 钙 根 源:准 妈 妈 的 责 任
据介绍,人的营养结构十分复杂、细化,包括有脂肪、糖、水、微量元素等各种成分组成。由于中国人饮食习惯中,粮谷类、肉禽类、瓜茄类以及水果类食品占了日常生活消费的重要部分,这些食物的钙元素的含量普遍偏低。例如一个成年人一餐吃了4两米饭、一个西红柿炒蛋、一个青椒肉丝,饭后又来了一个苹果,他自己可能认为摄入的营养已经比较均衡了,但是实际上他的钙摄入量只有200毫克左右。如此一日三餐,与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10月制定的4岁以上每天摄入800毫克至1000毫克钙的标准相差很多。因此尽管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的确高于以前,但传统的饮食习惯客观上造成如今国人普遍缺钙的现状。余医生特别指出,由于大多数的准妈妈本身钙元素可能就不足,怀孕期间也没有加强含钙食物的摄入,造成婴儿在母亲体中未能吸收到足够的营养,从而导致婴儿出生后钙元素不足的情况。因此,余医生建议,孕妇应当注意均衡饮食,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服食一些含钙较高的物质如钙片等,从根源上做好钙质储备。
专 家 提 醒 :钙 片 非 补 药”
有的家长误解了钙的作用,以为单纯补钙就能给孩子补出一个健壮的身体,把钙片作为“补药”或“零食”长期给孩子吃是错误的。营养学家指出,只要坚持平衡膳食的原则,在保证每天足够牛奶的同时,再加上蔬菜、水果和豆制品中的钙已经足够满足人体所需,这就不必另外再补充钙片。
国外有研究表明,儿童长期吃钙过多会使血压偏低,增加日后患心脏病的危险;眼内房水中的钙浓度过高,可能沉淀为晶体蛋白聚合,引起白内障;尿液中钙度过高,在膀胱中容易形成结石,给尿路埋下隐患;如果同时摄取较多维生素D,肝、肾等重要的生命器官都会像骨骼一样“钙化”,后果非常严重。另外,体内钙水平升高,可能抑制肠道对锌、铁、铜等元素的吸收,孩子易患微量元素缺乏症。因此,医生建议,1岁幼儿一年应检查4次,1岁至3岁为一年2次,3岁以上一次,具有高危因素的幼儿如早产儿应增加次数,以达到及时发出问题,及时矫正的目的。
多 晒 太 阳:有助 钙 吸 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曾进行的一项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现状分析表明,在418名全日制幼儿园2岁至5岁儿童中,钙的摄入量仅为供给量的37.2%。因此,在保证了足够的供给量的同时,如何让婴幼儿很好地吸收至关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母亲对婴儿呵护有加,舍不得让婴儿受到太阳照射。余医生指出,这其实是一个误区,阳光照射可以促使人体产生维生素D,而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所以在补钙的同时,必须要有维生素D参与,钙才能被吸收利用。如果没有维生素D参与钙的代谢,人体对钙的吸收率将达不到10%。余医生主张尽可能让婴儿露出最多的皮肤,充分照射全身,6个月内的婴儿每天半小时,1岁以上则是1小时至2小时,但要注意不能受烈日直接照射,特别是眼睛不能直接面对阳光。
除此之外,高脂肪膳食会使钙与脂肪酸结合,形成不溶性钙皂而影响吸收,而一些含草酸高的蔬菜,如茭白、竹笋、菠菜、苋菜可将钙结合为难溶解的草酸钙而影响钙的吸收,因而在日常的饮食方面也应多加注意。
寒 武 纪 大 爆 发 与 钙 元 素 增 加 有 关
美国科学家日前发现的证据表明,海洋中钙的大量涌现可能在寒武纪大爆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大约在5.3亿年前,地球上的动物经历了一次新生,所有现生动物的祖先在这个时候进化出了骨骼和壳体。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迷惑不解的是,究竟是什么促使了地球生命在寒武纪时突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多样性。
动物为什么会进化出壳体?最明显的理由是为了避免被吃掉。另外一个观点也许有助于解释生命的这一硬体部分为什么最初出现在早寒武纪:大气中含氧量的上升让动物能够建立起更为复杂的身体结构。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假设:在早寒武纪的环境中为了消化身体中突然涌现的钙,海洋生物开始了壳的进化。但是,海洋化学变化一直缺乏直接证据。
保存有早寒武纪海水的微小包块隐藏在岩石内部。现在,三位地球化学家对这些小包块中的钙含量进行了测量。美国地质调查署的SeanBrennan、纽约州立大学的TimLowenstein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JuskeHorita对24个可能是在5.44亿年前的前寒武纪时期在海底形成的盐晶体进行了检测,同时还对14个大约是在5.15亿年前形成的早寒武纪样品进行了测试。他们将晶体打碎,分析了其中微型水滴的组成。他们在6月份出版的《地质学》中报告说,早寒武纪的钙含量比原生代的钙含量至少高出3倍。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钙应该来自于地中海海脊火山爆发时喷入热海水中的钙。他们强调指出高水平的地壳活动、钙的喷入和“寒武纪大爆发”看似支持了这样的观点:即早期生命演化出壳和骨骼是为了解决海水中钙含量升高而造成的潜在毒性。美国堪萨斯大学的地质学家RobertGoldstein说,海水化学性质影响生命进化的观点令人激动。他说,虽然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明白海洋中的钙究竟是生命进化的原因或是结果,但钙应该是个重要因素。其它的环境因素也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