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教育好学生,这个问题从古到今,争议不少,大家总是婆有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你说你的方法好,我说我的路子对,往往是各执一词,没有统一的结果。而在我看来,教育学生,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其成为人才。
如何才能让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呢?在论说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谈谈“人才”这个词。人才,新华词典上的解释是,有品德有才能的人。在这里可以看出,人才有两层含义:一是有品德的,二是有才能的。这两者是一体的,缺一不可。就如发动二次世界大战的纳粹匪首希特勒以其雄辩的口才曾被称为天才,但其后来的所作所为却已经不是人所为的范畴了。也就是说,人才,人才,首先得是“人‘,然后才是”才“。引申开来,担负着把学生塑造为对社会有用对社会有益的人才的重任的老师,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必须明确这一点,即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教会其如何做”人“,然后才是教会其怎样成“才”。
人,这个字只有一撇一捺,很好写,但做起来却是很难的。俗话不是有说嘛,做鬼易,做人难。做人难,教人做人更难。很多老师总是认为,只要在课堂上把书本上的知识教会给学生就算是完成本分工作了。其实不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和谐地生活于社会之中也是老师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古语说,师者,授业解惑也。老师不单是授业这么简单,也肩负着解惑的重任,而解惑中的最重要一点就是教会涉世未深的孩子们做人的道理,引导其怎样在社会上与人和谐相处。那么,怎么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呢?首先,做老师的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当今的社会日益物欲化,很多人迷失于其中,当然也包括了不少担负教育人重任的老师,老师为贼者老师为贪者老师为奸者诸如此类的事例也屡见报端。如果做老师的自已都不懂得做人,你又怎能奢望学生会做人啊?老师所做的一切,学生都是看在眼里的。老师有没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多多少少都会决定了学生有没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其次,由于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其能不能成为人格独立完整的人,家庭教育也是最关键的因素,这也关系到了学生到学校之后的表现,所以,为使教育的顺利开展,老师必须要经常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分享成功的经验,检讨不成功的方法,双管齐下,才是万全之策。有些老师总是说学生难教,无论怎么说都不听话,其实学生难教不是学生的问题,只能是老师的问题,问题就在于这个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对,或者说是这个老师的教育方法不适合于这个学生。当发现某个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老师首先要做的不是发牢骚,而是针对该生的个性检讨自已的教育方式是否有欠妥的地方,再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看看周围的环境有没有影响其成长,后要有耐心地想方设法与学生个人进行心与心的真诚的沟通,了解其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关于体罚的问题。这些年来,体罚的教育方式已成了万人唾弃的过街老鼠,因为其已不符合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缘故。为什么要这样讲呢?主要是因为体罚这种方式有两种很严重的后果:一是使学生可能产生强权可以处理一切的错觉,使其心理成长过程中渗入了暴力的因素,甚至会造成其以后依赖暴力处理问题的可怕后果。二是可能会养成学生一种非理性的性格。老师处理剌手问题时都不能冷静下来理性对待,学生又怎么能理性看待问题呢?说到这里,可能有些老师又要跳出来说什么有些学生根本不尊重师长,不打不足以树立老师的威严。实际上,老师的威严不是靠打骂来树立的,而是靠老师本身的知识和人格魅力来树立。况且自从《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以来,学生和家长的法制观念日渐加强,体罚学生这种方式有着法律上的禁止,这一点,老师更应铭记于心。因此,要使学生接受自已的教导,老师应严于律已,注重修养,用自已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教会其成为一个尊师重教,敬老爱幼,品德高尚,人格独立,心理完整的对社会有益的真正的人。
《幼学琼林》上说:“弟子之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可见只有做老师的善教,然后才有学生的学业成功。在教育学生怎样成“才”这方面,的确是非常需要老师合适的教育方法的。怎样才算是善教呢?我想不外乎三条:第一,要因人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已的长处和短处,帮助学生发现自已的长处,协助学生发挥自已的长处,是老师教会学生成才的第一步。想当初,沈从文入学考试时数学成绩极差,但文科成绩极好。有人因其极差的理科成绩而想淘汰他,但录取老师因看出了其在文科上的潜力而录取了他,这才有了后来的大作家沈从文。用一种流行的话说,千里马不是没有,重要是有没有伯乐。第二,要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已的兴趣爱好,硬塞给学生不喜欢东西是很难成功的。做老师的,就如做厨师一样,要从洋洋酒洒纷芜繁杂的众多原材料中选出合适的,做成美味佳肴,让食客吃得快乐,吃得开心,这才是正道。一个好的老师是很善于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制订出适合其本身的教育方法,从而帮助这个学生发展其深趣爱好而达到成才的目的的。第三,要用心施教。每个学生都有着未开发的巨大的潜力,做老师的不能让自已的偏见蒙蔽了自已的心智而忽视一些目前成绩较差的学生,要知道,现在成绩差并不表示这个学生不聪明。爱因斯坦小时候学习成绩也很差,但这不妨碍其以后成为科学巨匠。老师必须有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有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未来的社会精英国家栋梁的心理去教育学生,只有这样,这个老师才是一个好的老师,也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对社会有益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