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

江南文化发达,文人云集,而文化要求自由的空气,文人希望身份的独立,这也是危害大清帝国统治稳定的一块心病,必须加以抑制。乾隆下江南更深远的用心,就是要加强对江南的文化统治。通过整合江南的文化、收编江南的文人,在文化上彻底把江南纳入帝国的统治之中。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焚书坑儒、统一文字的做法不同,乾隆朝修《四库全书》,笼络了一大批江南一流的文人,搜罗了许多流散在民间的书籍典藏,其目的表面上是发展文化,更深的意义就是通过修编来统一文化,为我所用,还发明了文字狱,手段自在秦始皇之上。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