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肾小管间质性疾病?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肾小管一间质性肾炎是一大组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肾脏疾病。病变主要侵犯肾小管和肾间质;临床上以肾小管功能障碍为其突出表现。按病程,肾小管一间质性肾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按病因则有感染性、药物性、免疫介导和遗传代谢障碍引起的间质性肾炎等。临床上以药物引起者为最常见,其次是由伴有尿路梗阻的复杂性慢性肾盂肾炎引起者。

其主要的诊断依据是:

(1)病人有服用药物史或有慢性肾益肾炎病史。

(2)在疾病早期,一般没有野小球疾病的临床特征,如水钠潴留、水肿、高血压等;而肾小管功能障碍发生得较早且与肾小球功能减退不成比例。另外有肾功能减退但无高血压,并且有轻度蛋白尿,尿B2-微球蛋白增加等。

鉴于90%以上肾小管一间质性肾炎的病因属于可治性,故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即使对已发生肾功能减退的病人,如能发现并及时处理好可逆因素(如尿流梗阻、感染等),也可以中止其发展,甚至可改善肾功能。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