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能力作了哪些规定?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个人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且具有了责任能力才能成为犯罪主体。

47.刑事责任能力包括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两方面的内容。

48.刑事责任年龄的三个阶段:

⑴绝对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

未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什么样的危害社会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⑵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⑶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

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注意该顺序)

49.刑法中的年龄计算,只有分别过了14、16、18周岁的生日,从生日的第二天开始,才认为是已满14周岁、16周岁、18周岁。

50.我国刑法将精神病对刑事责任的影响分为三种情况:

⑴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认定标准:医学/生物学、心理学、法定程序)

⑵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⑶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生理醉酒)

51.刑法规定,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