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注重“感化”教育?
列宁17岁时学会了吸烟。他的母亲深知吸烟会损害健康,决心教育儿子戒掉这种毫无益处的恶习。起初,每当她提起戒烟的事,列宁总是微笑着说:“不要紧的,妈妈,我健康得很,吸烟对我不算太有害。”儿子的这种态度并未使母亲灰心。又一次,她深情地对儿子低声说道:“咱们一家人全靠你父亲死后的抚恤金过日子,吸烟虽然花不了几个钱,但是你不吸烟,省下钱来,对家里总会有好处的。”听了这番话,列宁沉思了好久,说:“原谅我,妈妈,这一次我还没有想到。好吧,从现在开始,我再也不吸烟了。”此后,列宁真的戒烟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孩子戒掉恶习必须做到“动之以情”。就是说,一定要注重“感化”教育,善于用潜移默化或劝导的方法,使孩子的思想感情逐渐起变化。这里,家庭的温暖、父母的慈爱是很重要的。只有尊重被教育者,才能使其受到“感化”,并痛下决心,摒弃恶习。如若采取辱骂恫吓、施以体罚等强制手段,往往收效甚微。
教育孩子戒掉恶习,还应做到“晓之以理”。家长要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向孩子讲清道理,有针对性地言明利害,而不要总是习惯于板脸训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