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性眼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眼炎,为眼外伤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当一眼受伤后呈现慢性葡萄膜炎时,而于日后在另一眼引起同样性质的炎症,称为交感性眼炎。根据临床观察,伤后2~8周最为好发,也有在数年之后发病的。儿童0家教0幼儿0教育
关于交感性眼炎的原因,目前说法不一。本病多发生于眼球穿通伤,特别是伤及睫状体或创口内有色素膜组织嵌顿时,眼内有异物时则更易发生。有人认为发病的原因是细菌、病毒感染;也有人认为是自家免疫引起。其症状表现为眼部及眼眶疼痛,畏光、视力下降,角膜周围出现睫状充血,角膜后壁有细微沉淀物,房水混浊,虹膜充血、变色、瞳孔缩小,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虹膜后粘连,虹膜表面生长新生血管,瞳孔缘结节,瞳孔闭锁或膜闭,经常发生继发性青光眼。有时病变也可首先出现在眼球后部。一般说来,开始于眼球后部的病变,性质比较缓和,且由于视力显著下降,常能及时发现,早期得到治疗。儿童1家教1幼儿1教育
另外,在眼外伤后,常出现交感性刺激,必须把它与交感性眼炎加以区别,所谓交感性刺激是指在受伤眼的刺激基础上,另一眼表现畏光、流泪、视力疲劳及轻度视力改变,这是一种神经性改变。
交感性眼炎的防治应首先处理好受伤眼,预防感染。对眼球损害过重而无恢复希望的,应尽早摘出眼球。一旦发现交感性眼炎,全身和局部应用激素和抗生素,及时散瞳,并给予维生素和支持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