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切花采后怎么处理?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采切与采后处理

适时采切很重要,既关系到切花质量,也关系到切花寿命。一般都在清晨采切,此时天气凉爽,湿度大,采后损失小。从花的发育程度看,一般在花开前2天采收较好,采收过早,由于花枝发育不够充分,易产生花枝弯颈现象,影响花的开放。从形态看,一般花以萼片向外反折到水平以下(即反折大于90度),有1至2个花瓣微展时采切为宜。采切时间和品种也有关系,如墨西得斯,花萼反转时即可采切,红成功则需花萼反转到大于90度时采切,而索尼亚则需反转近180度时采收,夏季花朵发育快,可比凉爽季节适当早采。 采收后的月季应去掉下半部的叶子,参照月季分级标准进行分级,这些工作可在10度左右的低温室中进行。分级好的月季,每20支捆成一束(俗称一扎),用塑料薄膜包好,以防花瓣相互碰撞受损。包好的月季可在低温下保存,这一过程既包含整枝分级工作,也包含切花的田间热去除工作。如果有真空预冷设备,也可在去叶分级后用真空预冷设备降温。对田间采切的月季迅速降温,除去田间热可减轻代谢活动,延缓衰老。这是保鲜工作的第一步。

二、冷藏

至今,月季尚无好的贮藏方法。一般只能在低温下湿藏3到7日。过长的时间将减少开花时间。有人在1到2摄氏度下湿藏2周或用低温减压法(1333.22--4666.27帕)贮藏4周,开花品质下降,瓶插开花时间仅为鲜花的60%。用于湿藏的水最好为酸性,每升水可加柠檬酸500毫克,花茎下部的叶片应去掉,以防叶片的多元酚化合物融于水中,降低贮藏效果,缩短瓶插开花时间。

三、瓶插液

由于月季花是一种重要切花,因此研究延长月季开花液的人很多,他们用不同品种月季试验,得到了不少瓶插液配方,但可能由于月季花品种有不同的代谢类型,因而至今尚无令人满意的通用瓶插液配方。以下列出一些配方供试用。

1、2%蔗糖+200到300ppm8-HQC;

2、2%蔗糖+200ppm8-HQC+200ppm硝酸钙;

3、4%蔗糖+50ppm8-HQS+100ppm异抗坏血酸;

4、5%蔗糖+200ppm8-HQS+50ppm醋酸银;

5、2%到6%蔗糖+1.5毫摩/升硝酸钙;

6、3%蔗糖+130ppm8-HQS+200ppm柠檬酸+25ppm硝酸银;

7、10毫摩/升的顺式丙烯基磷酸(简称PPOH)水溶液浸泡茎基12小时,再移入2%蔗糖+300ppm8-HQC中;8、3%蔗糖+50ppm硝酸银+300ppm硫酸铝+250ppm8-HQC+100ppmPBA[6-苯甲胺-9-(2-四氢化吡喃基)-9-H-嘌呤]。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