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006年元旦开始时钟要拨慢1秒?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目前全世界使用的标准时间又被称为“协调世界时”。协调世界时是天文时和原子时两个时标协调后的产物。前者以地球自转周期的天文观测为基准,后者则以稳定的原子振荡周期来确定“秒”的长度。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不匀,天长日久,两者之间会出现细微差距,这两种时间尺度速率上的差异,一般来说1至2年会差大约1秒时间。因此1971年国际计量大会通过决议:使用协调世界时来计量时间。当原子时和世界时之差超过0.9秒时,位于法国巴黎的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就负责对协调世界时拨快或拨慢1秒,这就是闰秒。

通常闰秒每1至2年会出现一次,俗称“三年两闰”。1972年以来,人们共对时间进行过22次此类修正,上一次“调表”是在1998年。

由于地球自转减慢,“世界时”于2005年底增加一闰秒,我国在2006年元旦的早晨对此做出调整。这也是人类第23次进行此类修正。

2006年元旦,我国时钟是通过以下方式把表“拨慢”的:7时59分59秒—7时59分60秒—8时00分00秒。而通常情况下,时间是从7时59分59秒直接到8点整的。

这一“拨慢”方式是全球统一的行动,所有的授时机构都将在格林尼治时间2005年的最后一秒前加上这一秒,因为我国的时间提早八个小时,所以“调表”的时间也就相应延后。

001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