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多少成分的巧克力才可以称为真正的巧克力?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在西班牙,历史学家把巧克力称为“伊甸园中的上帝给予人类的祝福”。从17世纪的贵族食品到20世纪的大众流行文化,巧克力也经历了诸多的流变。从单纯的巧克力饮料到目前的固体的牛奶巧克力、黑巧克力、巧克力太妃糖等等,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如此美味的食物该如何挑选和鉴别呢?在挑选和购买巧克力时,主要是考察巧克力的形、香、味。

所谓形,即巧克力的表面一定要呈棕褐色,有光泽,表面要光滑细腻无划痕疵斑,用手掰开,又硬又脆,任何一个剖面都是均一的、细密的。凡表面粗糙、发灰、污浊、无光泽、布满划痕的巧克力,断面布满蜂窝状小孔,结构疏松的巧克力均属于劣质品。

所谓香,即打开包装,就可闻到浓郁的香味。这种香是可可特有的醇香和乳品固有的奶香,而不是人造香精所产生的怪香、异香。凡打开包装有异味、臭味、皂化味(肥皂味)、酸味、刺鼻的怪香味和哈喇味等不良气味的巧克力都应该是假巧克力或劣质巧克力。

所谓味,主要是看巧克力中所使用油脂和可可固形物以及乳制品的含量和质量。凡含在嘴里,有特殊芳香,口感细腻,迅速融化,一会儿就变成了滑润液体的巧克力,都是优质巧克力。对于那些入口不能融化,吃起来如同嚼腊,含有大量渣滓或絮状物的巧克力,绝对是劣质品。

只要是优质巧克力,无论国产还是进口,均芳香四溢入口即融。在口感上,即苦即甜,有苦有甜,苦甜交融,滋味万千。有的消费者反映,许多巧克力吃在嘴里,味同嚼蜡,皂化味、臭味、怪味十足,难以下咽,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优质巧克力,通常采用的是天然可可脂或优质的代可可脂,它们的溶点与人体体温相近,因此含在嘴里能完全融化,感觉特别好。而有些不法厂商为了赚钱搞低价位竞争,恶意降低成本,用价格低廉的挂皮油脂或硬化棕榈油掺入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石蜡来代替天然可可脂或代可可脂。由于挂皮油脂、硬化棕榈油、石蜡的溶点很高,往往高于人体体温,而且还掺杂许多杂质和污物,因此常常出现皂化味、不融化的现象,令人吃起来如同嚼腊,很不舒服。更有甚者,这些不法厂商还利用可可壳、花生壳、栗子壳等磨成粉冒充可可粉制做巧克力,其味道和质量以及卫生状况就更无法保障。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时,要特别注意不要选购价格较低的“巧克力”。此外,消费者在挑选巧克力时,还要注意品牌、生产厂家、外包装和有无明确的生产日期等。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