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的情况来看,当前的油价并不像某些经济学家和官员所声称的那样定价过低。美国的汽油价格今年最高时也就每加仑2.2美元左右,以1美加仑相当于3.785升换算,每升为0.58美元,相当于人民币4.7元,中国国内的汽油价格与此相差并不多,而美国人比中国人要富得多,其人均产值是中国人均产值的近40倍,所以说中国的油价起码相对于美国来说已经相当贵了。因此,在中国消费者并不富裕、国内汽车产业的竞争力还不强的情况下,没有必要过早地与国际接轨而继续提高油价。
其次,石油的重要性也在逐年下降。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的构成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的过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回落。石油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构成在1980年达到44.2%的高点,然后逐渐回落,到2000年已降到33.6%。1979-1996世界GDP增长49%,能源消费仅增长13.9%。再看美国的情况,其国内生产总值比1979年翻了一番多,而石油消费仅比当时增加了9%,单位GDP消耗的石油量仅为上世纪70年代的一半。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目前并不算太高的实际石油价格很难再兴风作浪了。
痛定思痛,各国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自从上世纪发生了几次石油危机以来,各发达国家政府大力调整能源战略,提高能效,实施石油进口多元化政策,从而使抵御石油市场冲击的能力明显增强。而且各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其服务业已占到主导地位,而高能耗制造业产量占经济总量的比重逐渐降低,油价变动对经济的直接影响越来越小。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经济学界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许多一流经济学家(包括佛里德曼、罗默、汉密尔顿等人)研究了过去几次石油危机期间油价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石油价格冲击对经济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来自石油价格的波动,而是紧缩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后果,即由于政府对石油价格的波动采取了一种错误的应对才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各国政府或许是吸收了经济学家的建议,面对不断升高的油价,处之泰然,并没有采取什么不得当的措施。
常言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里的“粮”指的是石油战略储备。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经合组织决定成立国际能源机构(IEA-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其目的在于对付OPEC 对策之一即建立石油储备。其后国际能源机构和各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各自的石油储备系统。以美国为例,目前其石油战略储备已相当于60天的净进口量。石油储备的最大好处之一是,在市场低价时购进,不仅可以保证紧急时供应安全,而且可以调节市场。
石油战略储备建立后,发达国家曾两次动用石油战略储备,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最近一次动用储备是在今年9月份石油期货价格超过每桶70美元的时候,国际能源机构和美国等国家先后宣布动用国家石油储备投向市场,油价很快从70美元的高位回落。虽然由于飓风等原因的影响而时有起伏,但油价继续大幅攀高的可能性并不大。
石油美元的回流也冲淡了石油价格的冲击。石油出口国家在油价的上升中积攒了大量的美元,而这些所谓的石油美元由于在国内投资渠道狭窄,大部分又投资到以美元、欧元计价的资产,从而使欧美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都从油价上涨中得到了好处。加之中国等高外汇储备国家向这些国家大量融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资金依然充裕,并不会出现货币紧缩的情况,也就不会出现不应有的暂时性经济衰退。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油价对世界经济增长基本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况且油价也不会只升不降。油价过高,各个国家在节约用油、提高用油效率的同时,就会转向替代能源的生产,许多开采成本高的油田、方法又会重新启用,这对以石油出口为主的国家未必是好事。反过来,油价再低也不能低过石油的生产成本,油价最终会向其均衡价格收敛。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对高油价没有必要过分“感冒”,当然也不可等闲视之。进口油价的不断升高继而造成国内相关产品价格的升高,有可能引发输入型的通货膨胀,这也是美联储再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的原因之一。
当前我国石油消费中超过40%依赖进口,能源利用效率却属全球较低水平。对我国来说,开放石油期货市场、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库、不断寻找新的石油来源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