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的生物学特性有哪些?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人的精子形似蝌蚪,总长约60μm。由含亲代遗传物质的头和具有运动功能的尾所组成。精子头呈扁平卵圆形,正面观呈卵圆形,侧面观呈梨形,长约4~5μm。尾长约55μm,近头端较粗 ,直径约1μm,末端较细约0.1μm。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其组成结构的特点。

在电镜下观察,精子头由细胞核、顶体、核膜和核后环等组成。细胞核位于头部中央,由染色质构成,外包核膜。核内常有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核泡,可能是染色质浓聚的缺陷所致, 对受精并无影响。顶体是覆盖头前端2/3的帽状结构。核和顶体的外面包有一层薄层细胞质,最外面是细胞膜。

顶体是一种特化的溶酶体,外包以单位膜,紧包细胞膜的那层为顶体外膜,贴近核膜的那层为顶体内膜,内外膜之间的狭窄腔隙中。含有顶体物。其中含有多种水解酶和糖蛋白,如透明质酸酶、唾液酸苷酶、酸性磷酸酶、顶体素,β-天冬氨酰-N-乙酰氨基葡萄糖胺—氨基水解酶、ATP酶、放射冠穿透酶等,总称为顶体酶,使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获能并出现顶体反应。

顶体后环是顶体尾侧细胞质局部浓缩特化成一薄层环状的致密带,紧贴于细胞膜下,表现为环状增厚,这一环状带在光镜下是“核后帽”。受精时,此环的细胞膜首先与卵膜融合。有些不育病人,顶体后环可见缺如。

核后环在顶体后环的尾缘,细胞膜与核膜紧密相贴,构成一环状线,称核后环。核后环尾侧,细胞又与核膜分离,核膜在此处形成一下垂的皱褶,伸延到颈段,在核膜皱褶上有一些小孔。皱褶返回至核底部成为植入窝的衬垫,植入窝是核后极上一浅窝,与颈段小头相嵌合,因而可增强头与尾的连接,使剧烈的尾部运动产生的力不致于造成头尾分离。

精子的尾部位于精子头部的后方,与精子的运动有关,可分为颈段、中段、主段和末段四个节段。其末段由中尖的轴丝和外周的细胞膜构成。严重的精子无力症或死精子症的病人,精子中可有纤维鞘缺失或其他缺陷。

参考资料:http://yahoyi123.blog.sohu.com/***********.html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