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治黄体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黄体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诊断依靠B超监测。基础体温升高后卵泡仍生长或促黄体生成素高峰48小时后卵泡不消失或继续生长,即可诊断为黄体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于月经周期第8~9天用B超开始连续每日观察卵泡,当基础体温上升,但未见卵泡塌陷、缩小等排卵过程表现,若继续观察,大多数未破卵泡还有不断增大的趋势。

用腹腔镜直接观察,有排卵反应后卵巢无裂孔,可以确定无排卵,但行此项检查时,排卵时间必须准确,否则排卵口迅速愈合,以致误以为未排卵而误诊。经阴道后穹降穿刺,抽腹腔液时,测定卵巢激素浓度升高,可推断卵泡破裂。如不升高,可诊为无排卵,但此方法有损伤性,不宜反复操作。

本病在用药物诱发的排卵周期中较自然排卵周期中的发生率要高。此外,本病常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腔炎同时存在。故上述两种情况伴发不孕时,也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黄体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病例有排卵周期和黄体化未破裂卵泡周期,黄体化未破裂卵泡周期的重现率约70%。黄体化未破裂卵泡周期因无排卵,导致不孕。治疗以诱发排卵为主,但不能用克罗米芬来促排卵,因克罗米芬最易引起黄体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约占应用克罗米芬周期的32%。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已获成功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