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的大小和触电的时间长短,对触电程度有很大关系,大电流在很短的时间就可是使触电者死亡,小电流(安全电压之外)在长时间触电的情况下同样会对身体的器官造成损伤,导致触电者死亡;相同的电流通电时间越长,对人体的作用越大,人体摆脱带电体的机会越小,长时间的触电会是人的大脑麻木,得不到自身的支配。例如触电后的一瞬间可以摆脱电流的导入,而没有摆脱电流通过身体构成回路,麻木了神经那就有生命危险。另外和环境也有关系,及是安全电压在特定的环境下也是会发生触电死亡的,例如在水中不用水下安全电压,及是12V电压也会使触电者死亡。总之,时间越短对人体的危害越小。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条件下,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越长,对人体伤害的程度越高。这是因为:
(1)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在心脏间歇期内通过心脏的可能性越大,因而引起心室颤动的可能性也越大。
(2)通电时间越长,对人体组织的破坏越严重,人体电阻因出汗或局部组织炭化而下降越多,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也越大。
(3)通电时间越长,体内能量积累越多,因此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电流也越小。当持续时间为0.01~5秒时,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最小工频电流与通电时间的关系为:当t≥1秒时,I=50毫安;当t<1时,I=50/t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