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就可以看见如山真面目了。
就是收成后,经过简单晾晒,没有加工的烟.这种烟一般只能用烟袋或用烟纸手卷来吸.
现代所说的旱烟是散装的烟丝,论斤卖,所以比较便宜。烟瘾大钞票少的人买来后用烟斗或纸条自己卷来抽。
据说烤烟叶原产于美洲,明朝万历年间由菲律宾传入台湾和福建种植。逐步扩大遍及全国各省及内地。
吸食旱烟成了国人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方式。手持一杆旱烟枪吧嗒.吧嗒吸上一气,看吸烟人的神态真是饭后一袋烟快活似神仙。
烟杆有长短之分。我见过的长杆有紫竹、点点斑痕的湘妃竹,有红木酸枝木等竹木材料做成,考究的烟杆上有绞丝雕花。烟嘴有白铜.玉石.翡翠.玛瑙做成,像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大烟袋和电视剧“大宅门”白家七老爷两人都手持一根长长的旱烟枪,尤其纪晓岚御赐的金烟杆更是成为一种显示身份的象征。
普通劳动人民则用一根短竹竿布做一烟袋插在腰间,劳动之余以便随时能吸上解乏,号称“短枪”
解放前苏北地区比较出名的旱烟店如黄桥“老宝成”。新四军东进时发津贴就曾用黄桥旱烟计价每人贰俩,故黄桥的旱烟和黄桥的烧饼一样齐名。
如皋也有一家出名的旱烟店,店号“乾之泰”位于原如皋县政府西首朝南约80米,老一辈的如皋人无人不晓,“乾之泰”烟店是一家自产自销、前店后作坊式的旱烟店,前后共有店房、库房、作房100多间,有店员、做烟师傅、学徒20多人,一进店堂长长的木柜台,货架上堆满了各式包装的整整齐齐的旱烟包,大包重1斤,小包1-2俩,烟有上、中、下等级之分,记得有一种专供女士太太吸食的取名“裴氏”的极品旱烟,该烟色泽金黄.细如发丝.状如肉松,取名“裴氏”,有贬讽戏剧“玉堂春”中毒杀亲夫嫁祸苏三的裴氏当剥皮抽筋千刀万剐烧成灰之意。
“裴氏”烟的制作极其考究,选用广东产的叫“虎皮皱”烟叶,该烟叶大似蒲扇叶质厚上有天然斑纹,去其烟筋时手上粘有烟汁不易洗去,烟叶色泽金黄有特有的烟香气,制作时拌有白糖熬枣儿汤汁,刨烟时用的刨烟的铁刨子的刀具要求手指摸不到刀口,据刨烟的老师傅讲裴氏烟做烟胚时比石头还硬,用手指甲夹不动,没有一、二十年以上刨烟历史的老师傅是刨不出细如发丝的烟丝的。
“裴氏”烟点燃后有一股甜丝丝的烟香气味,是一种供太太们消遣的奢侈品,包成礼品包时印有大红描金金字招牌,一是好看显得贵重,二是做广告宣传,专供达官贵人送礼之用。
旱烟是散装的烟丝
是与水烟袋相对应的
原来的吸烟都有烟杆或烟枪,现在没有了,水烟是用水斗把烟过滤一下,旱烟就直接入口了
现在的旱烟就指粉碎的烟叶,农村还有很多人在吸,或用烟斗或用纸自己卷
一侃起烟壶,人们就会十分自然地想到鼻烟壶、水烟壶和大烟壶,而很少有人联想到旱烟壶。旱烟壶(又称旱烟盒、旱烟囊等)其名不见经传,辞海、词典中找不到它的词目,现今各古玩指南和收藏词典内未见其踪影,亦不曾有藏家对其著书立说过。
旱烟壶是啥玩艺儿?它是一种用来贮存烟丝的深腹、大口、有盖,以绳串悬于旱烟管下或腰间的小玩艺。旱烟壶最早起源于何时未见有详细记载,想必从明朝中期民间有了吸食旱烟这一风习起亦就产生了储放旱烟丝的旱烟壶。到明末旱烟壶的使用悬挂已遍及全国。据明末清初人士沈赤然在《寒夜丛谈》中记述晚明吸烟情景时说:“烟草产自闽中,……末年遂遍地种矣。男女老少,无不手一管、腰一囊。”这“腰一囊”即旱烟壶、旱烟囊也。可见旱烟壶在我国朝野上至内廷贵戚、达官儒士,下至市井乡野的平头百姓中流传使用、续延至今已整整400余年。而其中一部分旱烟壶经艺匠、名人雅士的倾尽雕镂琢刻,又成了赏用两兼的艺术品,内中有幸传承下来的,亦就成为今人寻觅的收藏之物。
然而纵观现今古玩市场和文物商店等,不难发现旱烟壶的存世量远远不如鼻烟壶和水烟壶多,可谓凤毛麟角。细细推究其原由,主要有以下三条。
其一: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北方多布皮缝制的烟包袋。南方虽多竹大角材质,但民间仍有“十个烟壶九成布”的谚语。而那一成用竹木角制的旱烟壶中,又极大多数是毫无雕刻技艺的烟民自制自用并无观赏价值的空心竹木角疙瘩。剩下不足百分之一由艺匠、文人刻家等雕制的旱烟壶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迁,长年累月的使用碰击,以及烟熏火燎的折腾。且南方气候潮湿,竹木角又易遭虫蛀、腐损、裂变、风化,不易传世保存。由此,可想而知有观赏价值的传世旱烟壶其数量自然锐减。
其二:从明崇祯至清乾嘉几乎所有皇帝,以及清后期的太平天国政权虽出于不同的目的,但都下旨严禁吸食旱烟(因水烟壶始于清中期)和种植烟草。其中尤以崇祯和太平天国的禁烟惩罚最为严酷。明末进士杨士聪在《玉堂荟记》中载:“已卯(崇祯十二年),上传谕禁之,犯者论死。庚辰,有会试举人,未知其已禁也。有仆人带以入京,潜出鬻之,遂为逻者所获,越日仆人死西市矣。”而太平天国的《天条书》中明令:“凡吹洋烟(鸦片)者斩首不留;凡吃黄烟(旱、水烟)者,初犯责打一百,枷一个礼拜;再犯责打一千,枷三个礼拜;三犯者斩首不留。”满清政权在尚未入关前,清太宗就已在关外“下令大禁”,凡栽种、吃、卖烟草者与贼盗同罪。康、雍、乾三帝虽都喜好鼻烟壶,并对之大加扶植,但从烟草与粮夺田,无益国计民生的高度考虑,对吸食人数最多,传播范围最广的旱烟,均“传旨禁天下吃烟”。因此旱烟具,其中包括一大批用竹木牙角雕刻精湛的明清旱烟壶在二百多年中屡遭收缴、销毁,那劫后余生的精品旱烟壶已是寥若辰星矣。
其三:清末外国卷烟的大量流入和民国初民族卷烟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冲击了旱烟的市场。至民国中后期旱烟渐渐退出了城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我国内地农村及山区农民吸食旱烟还比较普遍,也有一些精美的传世旱烟壶混杂在其间使用。但由于当时人们并无很强的价值意识,还在使用的东西通常难以引起人们对它的重视和呵护。始料不及的是中国农村的改革发展异常迅猛,犹如一夜春风到,在八十年代的十年中卷烟在内地农村及山区迅速取代了旱烟。随着富裕起来的山乡,农居亦平均翻造了一至二次。旱烟壶这并不起眼又从未受人正视过的小不点儿,亦随着农家多次乔迁之喜而被当作革除的旧符扫地出门,抛弃于垃圾堆中或角落里烟灭。待到收藏者和古玩商开始把目光瞄向它们时,其已在农家瓦房和水泥建筑中消失得踪影寥寥。
旱烟壶盛行的明清时代正值我国竹木牙角雕刻艺术进入鼎盛期,也是我国古代民俗文化、民间传说和曲艺说杂的繁荣昌盛和登峰造极之时。故而在这此不足三寸乾坤却又千姿百态的旱烟壶上无不蕴含和传承着我国古代民间文化与艺术的遗脉。随着上世纪末旱烟具逐渐退出中国贫困山区这最后一小片领地,可以乐观地预见旱烟壶将继鼻烟壶、水烟壶和大烟壶之后,成为被藏界热烈追捧和青睐的又一类烟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