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月宝宝从上海到深圳拉了一个月肚子,中医西医都看过没用,大便培植又没有细菌,辅食都停了,小屁屁又红,好可怜,怎么办?
我的孩子也是7个月大,由6个月开始腹泻,到7个月零2天。断断续续的。现在无事了。
医生一会儿说消化不浪,一会儿又说什么病毒感染。
什么药都没疗效。
民间食疗最有效:白粥+盐 连食两天 记住,是白米粥 其他的什么也不要放。保得
民间食疗还有些治腹泻几好的:石榴肉+1碗水煮 煮熟了,给BB只饮水就得了。
我的孩子几爱吃的,也几有效。
你放心给BB饮好了,无负作用。石榴是水果,无问题的。
现在新的消化学观点,在孩子腹泻的时候不必完全停掉辅食,只要保持辅食的不油腻和清淡就可以了,这样可以维持孩子生病期间的营养状况。你给孩子吃的要太杂了,完全没有必要,现在孩子的大便中有少量白细胞,说明有感染存在,需要服用药物治疗。可以服用金双岐或妈咪爱调整胃肠道菌群。你现在给孩子的饮食是可以的。现在的孩子有感冒的情况,有可能影响到消化系统,首先要治疗感冒,不要急于调整孩子的大便。
给你一点建议:
宝宝没喂饱也会拉肚子
腹泻是新生儿和婴儿的常见病,发病的原因较多,除肠道病毒和细菌、非肠胃系统的传染病灶等引起之外,因喂养不足而引起的饥饿性腹泻也占相当的比例。
饥饿性腹泻是指新生儿、婴儿在喂养中由于食物的质和量不足,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肠子的蠕动加快而发生的腹泻。起病时,每天大便六至八次,大便稀薄,呈黄或黄绿色,混有少量黏液和奶块。若此时食物的质和量得不到纠正,症状就会一天天加重,每日腹泻可达十多次,还会出现食欲减退、吐奶、睡眠不宁、爱哭、汗多、容易伤风感冒等症状。另外,患儿臀部皮肤常因酸性大便腐蚀而出现表皮剥脱、发红等。
饥饿性腹泻与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症状
虽然很相似,但两者的病因和治法则不尽相同,所以必须特别引起注意。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患儿排便前表现不安、啼哭、似有腹痛,并能听到肠鸣音,便后安静。饥饿性腹泻的病儿排便前后都不哭闹,食欲也好,喂食后往往不到一两个小时就又哭闹寻食。
新生儿、婴儿饥饿性腹泻的治疗应注意下列几方面问题:凡有母乳不足者,每次喂奶后可适当加喂一些牛奶,或在两次喂奶中间加喂米汤,米汤内可加多维葡萄糖,并注意及时按月龄适当增加各种辅食。对于食欲不好、吐奶、腹泻次数每天超过十次以上的重症患儿,可用中药调理脾胃,宜用四君子汤加味。处方是:党参、炒白术、茯苓、山药、神曲、炙甘草各五克。煎服,每日一剂,同时逐渐给小儿增加奶量及辅食。
小屁屁红,可以用热水敷一敷。
您现别着急,有可能和外界因素有关,也有可能和宝宝的饮食有关。
一旦发现孩子的大便次数和性质发生了改变,家长切不可惊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您可以通过对宝宝大便的观察初步了解病情,在就诊时也能让医生有所参考。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
大便性状 原因 解决方法
糊状,夹杂有腐食味。 孩子进食太多,消化不良。 只要调节孩子的饮食就可以
稀水便,而且大便次数 孩子进食了变质食物, 适当使用抗菌素。
增多。 很可能是急性胃肠炎。
脓血便。 可能感染了菌痢。 要使用特殊的抗菌素。
大便呈蛋花汤样,无臭 可能感染了病毒。 需要使用抗病毒药对症治
味。 疗。
腹泻孩子的家庭护理宝典
★调整饮食,减轻患儿胃肠道的负担
有些家长千方百计地喂孩子牛奶、鸡蛋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想以此来弥补患儿腹泻造成的损失,殊不知这样做反而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腹泻长时间不愈。
腹泻的孩子适合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糖盐开水,可以使胃肠功能得以恢复,加快疾病的痊愈。
★注意患儿的腹部保暖
小儿腹部容易受寒,而患有腹泻的儿童,肠蠕动已经增快,如果腹部再受凉,肠蠕动就更快,会加重病情。
★保护患儿的臀部
由于排便次数增多,孩子肛门周围的皮肤及黏膜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家长在护理中要特别注意肛门部位。
孩子便后应该用细软的卫生纸轻擦,或用细软的纱布蘸水轻洗,洗后可涂些油脂类的药膏,以防红臀,并要及时更换尿布。患儿用过的便具、尿布以及被污染过的衣物、床单,都要及时洗涤并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反复感染或传染给其他人。
★这些食物不宜食用
腹泻时,肠蠕动增强,肠内常有胀气,会使腹泻加剧,所以导致胀气的食物必须禁食,如牛奶、豆类及豆制品,如黄豆、绿豆、青豆、蚕豆、豆腐、粉丝、豆芽等。
腹泻患儿肠道的腐败作用很强,所以应尽量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如鸡蛋。
由于纤维素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会加重腹泻,所以孩子腹泻时忌食富含纤维素的水果和蔬菜,如菠萝、西瓜、青菜、白菜、毛笋、辣椒、韭菜、红薯等。
此外,糖在肠内常会引起发酵而加重胀气,孩子腹泻时,应不吃糖或少吃糖。
认识腹泻的两个误区
误区一:腹泻必须用抗生素
目前,小儿腹泻使用各种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实际上,小儿腹泻约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生素药物不但无效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整肠生、培菲康、乳酸菌素片等,这类药物扶植肠道正常菌群,无副作用。当然对于严重的痢疾,合理使用抗生素药也是必要的。
误区二:腹泻应该禁食
以往患儿腹泻,为了让胃肠道得以休息,比较强调限制饮食,或干脆禁食。近年来,专家们认为禁食有害无益。特别是在腹泻大量丢失水分的情况下,会加重脱水和酸中毒;同时进食太少,孩子处于饥饿状态,会增加肠壁消化液的分泌,加重腹泻。
所以,孩子腹泻时,不必禁食,应该多补充水分,特别是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等。只要孩子能吃,精神好,给予适当的饮食,孩子即使腹泻次数多一些,也会逐渐好起来的。
贴心建议
预防腹泻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好“病从口入”关。
孩子的食物要现吃现配,不要贪图方便而吃隔夜食物,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要加热透。
家长还要注意玩具的清洁,孩子容易把玩具放入口中,或玩过以后将手放入口中,这就造成了一个极大的感染机会,这一感染机会往往被年轻的父母们所忽略。
下面这些食疗方对小儿腹泻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不妨试试:
▼山药粥
山药粉15克,加开水120毫升,煮成100毫升的粥。让孩子每日服3次,每次30毫升。
▼蛋黄油
将若干个鸡蛋煮熟,去白取黄。把蛋黄置于小锅内,加热翻炒,蛋黄逐渐变焦、变黑,最后渗出蛋黄油,除渣后让孩子服用。
两岁以内的患儿每日服5毫升,不拘时间,其余年龄可根据情况,酌情增减。
▼萝卜蔗糖汁
白萝卜2份,蔗糖1份,一起捣烂,用纱布包起来绞取汁液。让孩子每日服用3次,每次5~1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