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鼻炎片,或者去看医生吧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有以下几种方式:
1. 避免疗法: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从平常生活作息上寻找容易发病的事、物、时,而尽量予以避免,虽然听起来有些无奈,但也是最重要的。
2. 生活正常并勤运动: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应酬,烟酒不沾,并培养一种持之以恒的运动以增加抵抗力的改善症状,加强交感神经功能,以我的经验晨跑效果不错,游泳也很好,不过要切记须持之以恒并循序渐进方为上策。
3. 药物疗法:以抗组织胺为主,由于抗组织胺有多种而且每个人对抗其嗜睡副作用的体质不同,所以建议你针对一位医师来调药,不要一无效马上换医师,如此徒然浪费时间和金钱且又不见得较好。另外有拟交感神经剂以增强交感神经功能,不过有心悸之副作用,使用上也需小心。另外低剂量之类固醇也是常用的,只要不长期使用且能配合医师指示,则安全上应无需多虑。
4. 鼻内喷雾剂: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含有Sodium Cromoglycate之喷剂,对预防较有效,但对已发作时的效果较差。第二种是拟交感神经制剂,对鼻塞较有效。第三种是含类固醇制剂,因对鼻内局部治疗且效果佳、副作用少,所以成为许多人喜爱用的喷剂。不过要提醒的就是需要在医嘱下使用,切莫自行长期使用,因为有可能会造成药物性鼻炎。
5. 鼻内注射法:此乃是在鼻腔内直接注射类固醇制剂,因效果好、持续时间长且不会造成全身性的副作用,所以有多人喜爱接受此疗法。
6. 电烧或冷冻疗法:这是针对肿胀之下鼻甲,施以电烧灼或用液态氮来使其萎缩。
7. 雷射:有二氧化碳雷射及铷雅克雷射等。二氧化碳雷射是造成黏膜表面之气化。而铷雅克雷射是造成深部组织之破坏而使鼻甲萎缩。根据我们的经验是以铷雅克雷射治疗此肥厚之下鼻甲会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8. 减敏疗法:这是在测出过敏原之情况下以微量稀释之过敏原溶液逐量长期注射,以达到人体能对此抗原产生耐受性的方法,不过此法因要病人长期配合且效果介于50-70%之间,所以许多病人配合度不佳。
9. 手术:若用任何方法皆无效且鼻塞严重时,则可实施下鼻甲部份切除,并配合鼻中隔弯曲的矫正来治疗病人之鼻塞。
10. 中医鼻内点药法:一般中医鼻内点药大部份是放有腐蚀性的药物,也有病人的反应不错。但我们常会看到因处置不当造成鼻腔内黏膜粘连的情形,反而会造成更严重之鼻塞。
预防过敏性鼻炎:
1、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对花粉过敏者在发病季节应避免去公园或野外;对屋尘过敏者扫地时应戴口罩;对尘螨过敏者宜用吸尘器打扫卧具等。
2、发病季节可在卧室使用空气过滤器。
3、采用正确的擤鼻方法。
4、不宜过多使用血管收缩性滴鼻剂。
5、加强身体锻炼。
如何缓解鼻炎症状:
1、可以用两根食指压住鼻翼两侧并且上下来回搓揉,因为鼻子两侧有些穴道可以立即改善鼻塞的状况。
2、避免使用滴鼻药水或喷鼻药水,尽管它们能缓解鼻塞、流鼻涕等症状,但使用后症状会很快重新出现,并且还会加重。
3、避免化学药物的影响:如阿斯匹林、化妆品等。新屋装修后要通风至少一个月。
4、避免接触致敏原。
过敏性鼻炎看似小毛病,但在实际生活中会给患者带来不小的影响,如果不注意治疗,病情反复发作后,可能会引发鼻息肉、鼻窦炎,甚至诱发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其他治疗。随着对过敏性鼻炎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新型药物不断投入临床应用,多数患者的症状经治疗可得到有效控制。药物治疗已成为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最常用的方法。
药物治疗分一线药物治疗和二线药物治疗。一线药物是指在临床应用时间较长、疗效肯定的药物,如鼻内类固醇药物、抗组胺药物、膜稳定剂和减充血剂。二线药物是指有程度不同的疗效、由于观察时间相对较短还有待于在临床进一步验证的药物,如抗白三烯药物、细胞因子调节剂、炎性介质拮抗剂和基因治疗药物等。
下面介绍一下一线药物和部分二线药物。
鼻内类固醇药物鼻内类固醇药物被认为是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其治疗机理主要是发挥药物的抗炎作用。皮质类固醇分子是脂溶性的,可穿过靶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多途径阻断变态反应的发生,发挥免疫抑制和抗炎等药理作用,消除过敏性鼻炎的全部症状。
其作用机制是,皮质类固醇对参与炎性反应的多种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可有效地减少鼻黏膜中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的数量,从而降低炎性反应水平和程度。另外皮质类固醇还对这些炎性细胞的活化程度产生影响,减轻过敏反应。
鼻内皮质类固醇药物自1972年临床应用以来,已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许多研究表明,鼻用皮质类固醇在缓解喷嚏和鼻部总体症状方面优于口服抗组胺药。目前广泛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急慢性鼻炎和急慢性鼻窦炎等鼻科炎性疾病。在国内应用的鼻内皮质类固醇
药物有伯克纳、辅舒良等。其中伯克纳是惟一的非处方药物。此类药物的优点为用药剂量少,可直接作用于鼻黏膜,副作用轻,使用方便。
抗组胺药物其特点是可口服、起效快,能消除鼻、眼和咽喉的症状,但对舒缓鼻塞效果较差。第一代以扑尔敏为代表药物,因为具有中枢镇静和抗胆碱能作用,易引起嗜睡,现已基本不用。现在应用的
第二代药物,如特非那丁等,它们没有第一代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抗胆碱能副作用,起效快、作用时间长,临床应用广泛。
膜稳定剂即鼻黏膜肥大细胞稳定剂,其代表药物为色甘酸钠,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介质,从而阻止过敏症状的产生。此类药物对鼻痒、喷嚏和流涕的治疗效果优于对鼻塞的治疗,但治疗效果欠佳,仅适用于轻症患者。
减充血剂又名鼻黏膜血管收缩剂,常用的有麻黄素和肾上腺素。血管收缩剂用于鼻黏膜的目的是治疗鼻塞、鼻部止血和鼻部手术时延长麻醉药效力。但长期使用会导致反跳性鼻塞和药物性鼻炎。
二线药物抗白三烯药物是二线药物中的一种。白三烯是支气管平滑肌强收缩剂,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抗白三烯药物可有效缓解哮喘症状,并发挥抗炎作用。
二线药物还有细胞因子调节剂、炎性介质拮抗剂及基因治疗,其治疗方向都是针对变应性疾病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的调节因素进行的,在动物模型已取得很好效果,尚未广泛用于临床。
目前,仍有部分患者为避免麻烦或盲目信任,就诊于小诊所,接受局部药物烧灼治疗。这种治疗导致的副作用有鼻部灼热疼痛、严重鼻塞、鼻出血、脸颊肿胀、嗅觉异常、鼻前庭红肿发炎、鼻腔下鼻甲黏膜部分或全部坏死、甚至发生鼻中隔穿孔。过敏性鼻炎并不难治,关键是要及时到耳鼻咽喉科就诊、避免接触过敏原、合理用药,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教授高志强
过敏性鼻炎偏方
鹅不食草100克。加水煎成浓液,每日3次滴鼻。
扑尔敏(4毫克*1)100片,冰片2克。共研极细末。取少许先从一侧鼻孔猛吸入,再从另一鼻孔吸入等量,每日2-3次。
生黄芪20克,白芍、白术、丁香、生甘草各10克,五味子8克,桂枝、防风各6克,细辛4克。水煎2次,药液混匀,2次分服。
黄芪、乌梅、豨莶草、干地黄、诃子肉各10克,防风6克,柴胡3克。水煎兑入蜂蜜30克。每日1次,2次分服。
荆芥、防风各9克,大黄、川芎、辛荑、甘草各6克。共研极细末,每日3次,每次3克,用温酒送服。
夏枯草15克,辛夷10克,甘草6克,细辛3克,冰片0.3克。共研极细末,用少许药末吸入鼻内,每日2-3次。
黄芪25克,白术、防风、苍耳子、板蓝根各20克,连翘、白芷、远志各15克,甘草10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牡蛎15克(先煎),党参、黄芪、白术、防风、辛夷、诃子各10克,蝉蜕3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枸杞子、桑椹、仙灵脾、白芍、川芎、白芷、乌梅、刺蒺藜、蛇床子各10克,荜拨6克,细辛3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