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子36多天了,母乳喂养。出生时7斤,满月时10斤。但每天总是不停的哭闹,排除饿、冷、热、渴、发烧现象,大便正常。睡也不安稳,每天不超过7小时,其余时间都哭闹。去医院检查说是肚子涨气,建议按摩,无效;丁桂儿脐贴用了两天,无效!看着他哭, 有时候都哭得失声了, 真是心疼
婴幼儿的哭闹
(1) 非疾病性哭闹
◆ 一般非疾病原因引起的哭闹时间较短,去除原因或以玩具分散其注意力,小孩哭泣就会停止;
(2)疾病性哭闹现象
◆ 疾病导致的哭闹表现为持续性反复性。
大多数啼哭为非疾病因素引起,只有少数才是由疾病所致。生理性啼哭:其实是一种日常生活现象,主要原因包括:饥饿、口渴、冷热不当、尿布潮湿、衣服过紧、被褥过重、体位不当、睡眠不足、饮食改变(如断奶)、喂奶不当致咽气过多、蚊虫叮咬、锐物刺痛、大便前肠蠕动加剧、养成爱抱或昼眠夜哭的不良习惯。
1、疼痛
疼痛肯定会引起啼哭,但是孩子到底什么地方疼痛很难确定。可能是疝痛,也可能有其他原因,如尖锐物刺痛孩子,或是包得过紧等等。
2、缺乏接触
有些孩子一放在小床里,就开始啼哭,每次抱起来后,啼哭就停止,这是一种本能。这种现象说明,孩子需要与你有身体上的接触,接触后他会感到极大的安慰。很多地方的人们习惯把孩子包得很紧或紧紧地贴在母亲的身上,这样的孩子很少啼哭。
3、温度与湿度改变
温度与湿度对孩子睡眠,啼哭和活动的时间有很大的影响,引起不适的主要原因是温度的下降。如果温度适宜(16-20度),新生儿睡的时间较长,哭的时间较短,而湿尿布或者脏尿布会使孩子感到不适而啼哭。
4、疲劳
很多孩子由于疲劳会啼哭。有些孩子与成年人一样,在睡眠中,常会觉得自己从高处落下来,于是从梦中惊醒而啼哭,如果孩子经常这样,睡眠肯定不好。
5、脱衣服
大多数孩子都不喜欢脱衣服。脱衣服引起的不适可能持续很长时间,孩子在意识到马上就要脱衣服的时候,表现出极为紧张,等到贴近身体的最后一件衣服被脱下来以后,孩子的精神彻底地崩溃了。其原因不是孩子怕冷,而在于失去了贴身衣服所带来的熟悉和安慰感。
6、饥饿
饥饿是婴儿啼哭的主要原因之一,父母很快就能分辨出这种哭声与其他哭声的不同。研究证明孩子喂奶前的哭声比喂奶后的哭声大得多,这一点所有的父母都知道。
7、激烈或突然的刺激
孩子突然受到刺激时,无论是光线、噪声、颠簸运动,逗孩子过度或是产生跌落感,也会感到不安。当孩子产生跌落感时,会表现出惊吓或紧抱反射,即张开四肢,同时开始大哭。
8、错误地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
我们常常不能准确地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例如,“我饿了”,“我累了”、“抱抱我,我不想玩了”等等,当孩子特别想吃东西,却偏偏先给孩子洗澡,孩子肯定要哭闹。如果孩子是母乳喂养,我们忽视了孩子在吃奶时被挡住的鼻孔,不能很好的吸吮,孩子也会哭闹。
病理性啼哭:任何疾病凡能引起小儿不适或疼痛者都可引起啼哭,其中以腹痛,口腔痛、头痛最为常见。引起疼痛和不适的常见疾病有:婴儿肠痉挛、急腹症、肠寄生虫病、肠套叠、嵌顿疝、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塞、中耳炎、颅内疾患、皮肤外伤等。
一般而言,饮食正常,一般情况良好者大多为生理性啼哭,若伴有明显烦躁者,可能为病理性啼哭。
啼哭的伴随症状和体征是寻找啼哭原因的重要线索,应细心查找:
啼哭的响度不大,持续时间不长,满足要求后或除去非病理性因素后,啼哭停止者多为生理性啼哭;长时间啼哭者且性质异常者多为病理性啼哭;突然剧烈啼哭,且挣扎不安者应特别注意婴儿肠痉挛、肠套叠、嵌顿疝和锐物刺入等;出现高调尖叫者或哭声发直者则提示颅内疾病,如脑膜炎、脑炎、颅内出血;哭声嘶哑者提示喉炎、喉头水肿;进食或哺乳时啼哭者应注意口腔炎或鼻塞以及吸乳时上唇或母亲乳房阻塞婴儿鼻孔,先天性心脏病或肺炎时因缺氧不能用力吸乳,也可啼哭;夜间哭闹者应注意饥饿及昼眠夜哭不良习惯,衣被不当、过冷过热、活动性佝偻病及肠寄生虫也可造成婴儿夜啼;排便时啼哭者应注意肠炎;婴儿身体某部有炎症或外伤时常见因体位改变或触及病变部位面哭闹;啼哭时抓扯耳廓堤示中耳炎、外耳道疖;啼哭伴发热、流涕、咳嗽者多系上呼吸道感染;突然阵发性剧烈啼哭伴呕吐血便者应注意肠套叠和肠梗阻;啼哭伴多汗、枕秃、易惊者应注意佝偻病和营养不良;睡时啼哭抱起后则不哭多为爱抱的不良习惯;
下面谈谈婴幼儿最常见的几种原因。
1、饥饿性啼哭:正常婴幼儿饥饿时均会啼哭,哭声宏亮,抱起婴儿时头转向母体一侧,作吸吮动作,喂食后即止。如哺乳时仍哭,应注意是否母亲奶头过大,过小或过短,致吸吮困难;或因母乳分泌过多或过少,致不能及时咽下或咽下奶量过少。喂养不当,如牛乳或奶粉稀释过淡,晚间限制食量,机械教条的定时定量,或因母乳不足等使婴儿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因而反复哭闹、频繁觅食、吸吮手指和接触婴儿面部的衣物等物品,持续时间长者可出现消瘦等营养不良症状,改善喂养、江足婴儿营养需要后,哭闹即停止,人工喂养儿在更换奶瓶,胶奶头的孔过大、过小,或食物过稠、口渴等,也可引起啼哭。
2、婴儿肠痉挛(婴幼儿阵发性腹痛):婴儿肠痉挛是造成婴儿突然啼哭的常见原因之一,是一种功能性疾病,见于婴儿生后1~3月。起病多在生后1~2周,是肠平滑肌阵发性强烈收缩所致的腹痛,其病因可能与更换食物或添加食物、饮食过量、进食糖类过多、肠内积气、过敏因素有关,呼吸道感染常为诱发因素。昼夜均可突然发生,表现为不规则、阵发性反复哭闹,疼痛剧烈者手足伸蹬、翻滚、出汗、面色苍白、拒压腹部,但腹肌张力不高,发作时肠鸣音亢进,取俯卧位时或直肠排气后获得一定缓解,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疼痛停止后转为安静入睡,婴儿一般情况好,腹部柔软,无固定压痛和包块,亦无发热、呕吐和腹泻等表现。肠痉挛发作时可以热敷患儿腹部,脐部搽清凉油,口服颠茄合剂等解痉药。
3、肠道寄生虫:学爬以后的婴幼儿,特别是生活在农村更易发生。常见的有蛔虫、鞭虫、蛲虫症,偶见于钩虫症。蛔虫所致腹痛啼哭时体态不定,绞痛者辗转不宁,常反复发作,肠鸣音增强,腹软喜按。蛲虫所致则以夜间肛门痒致哭者居多,哭时可在肛门及其周围发现蛲虫。驱虫后不再啼哭。 婴儿因护理不当所致的尿布疹也是婴儿哭闹的常见原因,应注意护理和治疗。
怎样通过哭闹分析发现常见的病症
1、婴儿夜啼。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其日醒夜睡的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白天或睡前玩耍过度造成的,但也有不少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以致于鼻塞,影响呼吸和哺乳所造成的。此外,蛲虫于夜间在肛门周围骚扰引起不适,也是造成婴幼儿夜啼的常见原因。故对“夜啼郎”应作仔细检查,找出原因,对症治疗。
2、婴儿哺乳时哭闹,避开奶头,并且有口臭和流涎现象,原因可能是口腔感染,如鹅口疮、口腔炎、咽炎等,影响其吸吮或吞咽,故每食必哭。
3、婴儿哭闹时摇头,或以手抓耳,牵拉其耳郭时哭声更大,提示可能患有急性中耳炎或外耳道疖肿,或者是异物如小虫等进入了外耳道。
4、婴儿哭声嘶哑,可能为急性喉炎引起的声带水肿;哭声嘶哑伴有哮吼性咳嗽和呼吸困难,可能为白喉引起喉头和气管黏膜炎症,而造成呼吸道部分梗阻所致。
5、婴儿哭声急促而窘迫,伴有喘鸣,鼻翼扇动和鼻唇区青紫,为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的表现;如果平时一般情况尚可,只有啼哭时才出现气急和面色青紫,那么,婴儿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6、婴儿大便前哭闹,多因粪便干结,不易排出;而大便时哭闹多因肛裂、直肠或乙状结肠炎症,后者可伴有黏液血性便。
7、婴儿突然大声哭闹烦躁不安,两腿蜷缩,即使给予喂奶或抱起,哭声仍不止,如果用手轻轻按柔其腹部,或者在其腹部放置热水袋,哭声暂时停止,可能是痉挛性肠绞痛,也可以是腹泻或有肠寄生虫。有时则是哺乳或喂食过量引起了消化不良,从而造成肠胀气或肠蠕动增强所致,排便排气后腹缓解,哭闹随之停歇。
8、婴儿突然哭叫,精神淡漠,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反应迟钝,为严重营养不良,有可能是智力发育障碍。婴儿智力发育障碍。
9、婴儿长期哭闹,哭声凄厉,表情痛苦,而外表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仔细检查,看看是否为意外事故造成的内伤,特别是冬天衣着多的情况下,最易发生。例如,由于缚尿布的橡皮筋嵌进孩子的腹股沟组织,引起局部溃烂,就会导致婴儿哭闹不停。这是一个意外伤害的实际事例。
10、新生儿脐部炎症,肛门周围、阴囊与大腿之间、腋下等皮肤皱褶处发生糜烂,皮肤湿引起瘙痒,腹股沟疝坠人阴囊而发生嵌顿等,均为引起婴儿哭闹的常见原因,只要脱下衣服,认真检查,就会发现问题的。
因此,家长要对婴儿的哭闹表现仔细观察,并以此作为孩子健康与否的一个标志,不要疏忽大意,简单粗率地处理。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 以上的内容仅供参考,它不能代替您的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果您或孩子有任何不适,请尽快与您的医生联系。
尽量逗孩子开心就好了.
补钙和VD了吗?
那一定是小儿疝气痛,我侄儿就是这样的,通常三个月后会自愈,也有需手术治疗的,那要等孩子大一点才行。(四、五岁左右)。在宝宝哭的时候,妈妈要多安慰宝宝,没有其它好办法。
我女兒在月子里也是這樣的, 說真的也沒什麼好辦法, 你試試放音樂給他聽聽, 或者念念詩, 說說話, 有些寶寶對某一樣會較為喜歡, 試試吧, 說不一定過一陣子就好了, 我女兒出月子就好了.
赶紧测一下微量元素,有可能是缺钙或锌。宝宝每天要补充150毫克的钙,每天有服1/2粒鱼肝油。
我女儿也是这种情况。我翻看了一些书和上网查了很多,肠痉挛是回答最多的。并说这种病三个月后会自然痊愈。我给女儿每天吃两遍胃宝片,是小孩专用的,有点治标不治本的感觉,毕竟还算有效果,你也可以小心的试一试。
1、一般状况 正常新生儿的体重在3000克左右,身长50厘米左右。哭声响、手脚自由活动,常呈屈曲状态。
2、脐带 宝宝的脐带在出生后一周内变干、脱落。可用冷开水清洗脐带周围,并保持脐带干燥。
3、乳腺 足月新生儿乳头突起,乳房可摸到乳头结节。有些婴儿会出现乳房肿胀,有时还会流出一些乳汁,这是正常现象,可在几天内消失。
补钙和锌,
首选看看孩子是不是疝气,如果是尽量采用中药治疗。检查孩子的衣服是否穿得太紧。让孩子不舒服。多抱抱孩子给他安全感。屋里的光线不要太强或太弱。
多给孩子做全身的按摩。
你的宝宝会不会缺钙,给他化验一下吧,吃些葡萄糖酸钙,再吃些AD促进钙吸收,看看怎么样。
宝宝哭有许多原因,一次哭半个小时也不是太长,如果宝宝哭时有痛苦的表现,应该去医院检查。如果哭过之后,一切正常,就不必太担心。有的孩子不明原因的哭可能是因为肚子疼,属生理性的肠痉挛,一般会逐渐自愈,问题不大。正常啼哭可以锻炼宝宝的心肺功能,完全不让宝宝哭也是不对的。你说孩子眼眶、鼻子周围和下巴有点蓝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不过有的宝宝鼻梁上有些蓝是有血管的关系。下面转给你一篇文章:
如何正确处理小儿的肠痉挛
(作者:陆 华)
如果孩子常发生腹痛,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诊断为肠痉挛时,作为家长除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外,还应注意些什么呢?
如果孩子的腹痛只是偶尔发生或发生次数并不频繁,一般不用服药治疗,大约经过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甚至数秒钟,腹痛往往会自然缓解。如孩子患的是所谓的“肠痉挛症”,也就是说,腹痛的症状可连续几天,或一天之内要痛几次,甚至因腹痛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这时就需要给孩子服用解痉药及抗过敏的药物,如颠茄及非那更等。同时还可采取一些临时止痛措施,包括腹部的局部保暖,应用暖水袋,按摩或针灸等方法。经过以上的处理,肠痉挛一般可在3天左右逐渐缓解。
有些孩子通过药物治疗及家长的细心照料,腹痛虽然可以缓解,但仍是反复发作。每次到医院看病几乎都诊断为“肠痉挛”。这时就应作进一步的详细检查,如胃电图、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及腹部B超检查等,以排除腹部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如果各项检查都是正常时,就可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肠痉挛症”。临床经验表明,这种病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腹痛往往可以自然痊愈。
作为家长可能还有一个非常关心的问题,那就是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少肠痉挛的发作?家长不妨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部分孩子的腹痛可能与对牛奶过敏有关,因此,反复发生肠痉挛的孩子可以试着暂时停止喝牛奶并改用豆浆或其他代乳品进行观察,。
2、严防孩子暴饮暴食,而且不得进食大量冷食。
3、注意婴儿的喂奶量不可过多,奶中加糖量也不宜过多。
4、必须注意腹部局部的保暖,防止腹部受凉。
如果认真作到上述各项,孩子肠痉挛的发作一定会明显减少。
我家宝宝二个月的时候也这样,到医院检查说是肠痉挛.
以过来人的身份建议少给他吃些胀气的东西,比如苹果呀.如果是喂妈妈的奶,那么妈妈的饮食也要注意,不能吃太胀气不好消化的东西,也不要吃太凉的东西.
另外他哭厉害的时候,把他竖着抱,轻轻拍他,给他喂点麦芽水.他睡觉的时候让他趴在妈妈身上睡觉,这样他听着妈妈的心跳声会舒服一些,也尽量减少哭一些.我那时候就是这样的,连续七八个晚上都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就好了.
看到你现在这么着急的样子,让我想到我孩子在月子里的时候,和你孩子一样,整天的哭,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把我搞的很狼狈,当时也不知道孩子这是怎么了,而且看了很多书都说孩子不睡觉回影响发育,吓的我够呛,于是每天就是抱着她哄她睡,效果并不好,这样一直到出了月子,我带她到医院检查,说是缺钙,医生给开的纳落卡和依可新,孩子一直吃,到了三个月的时候睡觉明显有了改善,现在我孩子已经快四个月了,每天晚上都能睡大觉了.一定要坚持给她养成生活习惯,最好是按大人的作息时间来,现在回想起来,我们也是歪打正着.
你可以尝试不同的方式去哄她,肯定有一种见效,比方说我的孩子,一开始要抱在怀里来回颠才能睡,这多累人,后来我买了一个会转的八音合,放在她枕边,把音量调到柔和,她很感兴趣,慢慢的就睡着了,这个办法屡试不爽.当然你的孩子也有她感兴趣的东西,这需要你耐心的去发现~~~~~
最后祝愿有和我一样经历的妈妈们能象我一样渡过那段"痛苦"的日子!
此上是我的一点心得,只是想和妈妈们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