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关公讲意气!
关羽字云长,三国时期蜀汉大将。据说他原本不姓关,一次,因为抱打不平杀了人,逃离家乡,跑到潼关时,被守关士兵截住,问他姓什么,他指着潼关随口答道:“姓关”。此后他就改姓了关。后来,他逃到涿郡正赶上刘备招兵买马,便去投军,成了刘备的左膀右臂。他生前最大官衔不过是“前将军”,最高爵位不过是“汉寿亭侯”,并不怎样显赫。此后,由魏至宋初的800多年间,并没有人去注意关羽。可是到了宋朝,他的地位陡然上升,被宋哲宗封为“显烈王”,宋徽宗又封他为“义勇武安王”。小说《三国演义》诞生后,他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古今第一将”。明代明神宗加封他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顺治帝敕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乾隆时改谥“神勇”,不久又加谥“灵佑”,嘉庆时加封“仁勇”二字,道光时再加封“威显”二字;此后的历代皇帝都加封号,直至清末,关羽的封号长达26字,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终于完成了他“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由人而神的改造过程。由于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关羽地位显赫,受到官民的普遍祭祀,被称为“武王”、“武圣人”,与“文王”、“文圣人”孔子并肩而立,他的祠庙香火十分旺盛。关羽为什么如此受人尊崇呢?因为他适应了不同人的需要。关公是忠义的化身,在历代封建统治者眼中,他是忠臣义士;桃园三结义,同甘共苦是真朋友的楷模;他讲义气,危难之时忠贞不移,遇困难不退缩,敢承担风险。关羽集众美德于一身,成为世人的典范。
也正因为如此,关羽还被许多行业奉为行业崇拜神,除了军人、武师还能让人理解以外,其他都是不相干的也生拉硬拽。如:描金业、皮箱业、皮革业、烟业、香烛业、绸缎商、成衣业、酱园业、豆腐业、屠宰业、肉铺业、糕点业、干果业、理发业、银钱业、典当业、教育业、命相家等等。关羽的祠庙遍布神州大地。要说中国什么庙最多,关羽庙当之无愧。关羽不仅受到儒家的崇祀,同时他又受到道家、佛家的顶礼膜拜,这更加助长了关羽祠庙的修建。不论是儒家的关羽、道家的关羽还是佛家的关羽同样受到老百姓的祭拜,三教之中所体现的更多的还是儒家关羽的本色。据说,仅老北京城里,专供关公和兼供关公的庙宇就有一百一十六座。
参考资料:http://www.proxybbs.com/
关羽特别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