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由来?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元旦的由来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历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公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在我国,还列入了国定假日。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作“元旦”。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