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珍品复制报?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识别珍品复制报,说来复杂,但操作起来却十分简单:首先,原件是石印或铅印(油印报复制较少,也不易乱真),属凸版印刷,字迹深入纸背,有明显的凹凸手感。复制件是胶版印刷,属平面印刷类,没有凹凸感。喷墨复印的报纸,字浮于纸面,背面完全没有印刷痕迹。此为最易上手处。其二,土地革命时期及抗日期间出版的书报刊多为土纸,即俗称马兰纸、毛头纸,表面粗糙,没有光泽,铅墨多有未印实之处,所谓风尘感、残缺美十分突出。复制件多为白报纸印,纸面涂有现代化学浆液,铅墨完整、光洁。又如《人民日报》创刊号原件,一版整版红字印刷,从纸的正面可以清晰地看出背面的印字凸感,许多字印得并不精细完整。复制件洁白有光泽,报头也没有套红,一、二版皆黑字,不难识别。此外,有些复制报比原报尺寸略小,也有在留白处打上“复制”印记,还有在排版复制过程中对早期原报中的字迹模糊、缺“头”少“脚”之处进行了修补,只要仔细阅读,认真比较,是可以鉴别出来的。 另外,2005年6月19日我赴京参加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首届理事会期间,听人民日报社罗同松会长讲,《人民日报》创刊号共复制过4次(不包括1998年制作的丝绸报),前3次为影印件,第四次为原版扫描制版印刷。这是为了满足外宾参观报社时想得到有关纪念品的需要,而经中央批准复制的,并用礼品包装,用于对外交往中赠送。后来有些复制件流向社会,特别是第四次复制品,足以以假乱真。除此就再也没有正式复制过。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