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曲
琵琶传统独奏曲的体裁,过去曾分:“六十八板小曲”、“文套”、“武套”、“大曲”等几种。
六十八板的小曲,各传派都 有较多的流传与记载。在《鞠氏谱》、《华氏谱》、《瀛洲古调》等谱中,都有这类乐曲,并分“文板”、“武板”、“杂板”等,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也有流传。
琵琶的“大套”独奏曲,以表演与处理上的不同,分“文套”、“武套”、“大曲”三种。在某些传派中,则将“大套”与“大曲”相提并论,并不区分。
“文套”是言情体,类同于“套数”,着重在写意;是用抒情的手法,表现优美柔和、恬静文雅的情调。
“武套”是写实体,类同于“杂剧”,着重在状物;是通过分段标题,绘声会色、有起有结地表达出所要表演的故事情节,表现雄宏有力、昂扬激奋的情绪。
“大曲”的范围较广而自由,它既可采用“文套”的手法,也可搬用“武套”的指法,熔文套武套于一炉,近代创作的琵琶独奏曲,大都采用此这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