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它的英语官方名称那样,乒乓球由网球(tennis)发展而来。它起源于英国。19世纪末,欧洲网球运动盛行,但由于受到天气和场地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植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作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第一届世乒赛谱写了乒乓球早期运动的历史新篇章,为今后的世界锦标赛奠定了基础。从1926年至1939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每年都举行一次。后由于种种原因,经历了多次变更。从2003年第47届世乒赛开始,国际乒联决定将把单项与团体比赛分开进行。多年的发展也使乒乓球的球拍、比赛用球和规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乒乓球运动于1988年夏季奥运会被首次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在中国,早期的乒乓球运动仅在上海、广州、北京、天津等少数大城市开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项全民普及的运动,中国队在世界大赛上也夺得一个又一个的冠军。乒乓球在中国被誉为“国球”。
乒乓球运动于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据说,当时有两个英国网球发烧友,有一次在室外进行网球较量,难分难解时逢天公不作美,下起大雨,逼使两名血气方刚的青年人只好躲进了学校的食堂里,诸位皆知,处于发育时期的年轻人都好胜且易冲动,刚才的较量,谁都不服谁,争执不下,后来俩人一商量,“咱们在桌子上再打吧?”“好,我都不怕你”于是俩人就把饭厅的桌子拼了起来,中间用几块砖头隔开,之后两人就用网球拍打了起来,这一弄可不得了,开创了乒乓球运动的鼻祖。后来旁观者觉得蛮有意思,所以纷纷仿效,如旋风般席卷欧洲。最早叫“TABLE TENNIS”,译成中文是“桌上网球”,日本的官方语言为“卓球”。但此前,在英语中还未出现过“PING PANG BALL”一词,直到1900年左右,由于科学的发明,出现了赛璐咯制的球,由于拍与球撞击发出“乒”而落台时发出“乓”的声音,故而又称“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