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有一特色小吃叫掉掉渣烧饼吗?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掉渣烧饼,其实源于湖北恩施土家烧饼。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随着一批外来移民的迁入,烧饼的做法也来到了恩施,恩施是土家族的聚集地,结合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土家人做成了别具风味的表面撒有馅料的烧饼,并且广泛传播开来。这种烧饼成为恩施土家族和苗族人一种必不可少的美食。

而真正让土家烧饼名气大噪的,却是武汉的一名女大学生。根据《武汉晨报》的报道,这个名叫晏琳的女大学生,第一个把土家烧饼送进了店铺销售。

晏琳,27岁,2001年9月,从湖北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记者与她取得联系时,她正在忙于处理烧饼店的事情。

晏琳的家乡就是湖北恩施土家自治州,从小最爱吃外婆亲手做的烧饼。“我是一个贪吃的人,尝遍了武汉的各种特色小吃”。由于对外婆的烧饼印象深刻,她一直认为,如果能在武汉开一家烧饼专卖店,或许也能受到顾客的欢迎。

2005年2月,辞去了民营环保公司的工作,晏琳开始筹备开烧饼店的事情。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关系,终于借来了4万元,并请来自家哥哥来武汉帮忙。半个月后,经过踩点测算人流量,她租下了武大门口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门面。

为让店子显得与众不同,晏琳用竹子对店面进行了一番别致的装修。随后,经过再三考虑,根据武汉市民的消费水平,晏琳决定把烧饼定价为2元。

当时,根据掉渣烧饼每咬一口,就会掉饼屑的特色,并结合年轻人之间一句“帅到掉渣”的流行话语,给自己的烧饼取了个“大土即大雅”的名字——“掉渣儿”。

“掉渣儿”烧饼从此出现。

2005年3月的一天,晏琳的烧饼店开张了。当天凌晨3点,她就起床与哥哥一起忙着揉面粉、烤烧饼。担心卖不出去,兄妹俩第一天试探着只做了50斤面粉。令晏琳没有料到的是,仅两个小时,她的200多个烧饼卖得精光。早晨10点,她不得不提前半天就打烊。

第二天,晏琳和哥哥一起做了200斤面粉,竟然同样卖断了货。

此后,晏琳不再担心自己的烧饼没有市场,几乎每天前来购买烧饼的人数都在增加,而且越来越多。她每天能做多少就能卖多少,生意异常火爆。随着人气的越来越旺,晏琳的“掉渣儿”烧饼名气也越来越大。

2个月后,晏琳在汉口利济路开了第二家烧饼店。每天早上店门一开,门口照旧排起长龙,旺盛的人气使她很快取得了成功。烧饼店门前火爆的场面吸引了众多加盟商。为了把市场前景十分看好的烧饼做成品牌,2005年5月份,晏琳递交了注册商标申请。在此之前,甚至没有一个有“掉渣”字样的烧饼注册。

短短几个月,晏琳发展了19个加盟店。如今,晏琳已经拥有22个烧饼连锁店。今年底,她的烧饼连锁店要发展到35家。她的成功和“掉渣儿”烧饼的热销,引来其他商家的跟风仿效。一时间,土家烧饼、掉渣烧饼、掉渣儿烧饼、掉渣渣、掉渣儿、烧饼皇后、西施烧饼、恩施烧饼、土家掉渣烧饼等,有着“掉渣”字样的烧饼店,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

这股掉渣烧饼风,迅速从武汉向全国蔓延开来,由我国的西部逐渐向东扩张,先后横扫重庆、成都、郑州、长沙、合肥、杭州等几十座城市.

http://www.bjdahl.com/,看这个网站的介绍应该是有这么个东西,但是好像也有叫土掉渣烧饼的,北京最近的热情减弱了许多,前一阵子,排队买的人超多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