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是怎么死的?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努尔哈赤是怎么死的,一直是坊间和学界争论的热门话题。近日,泉州石狮市博物馆从民间征集到一块明代墓志铭,揭开了这个千古之谜——努尔哈赤是被同安大炮炸死的。

墓志铭记载了一位明代石狮人的生平,是其堂弟——明代兵部尚书黄克缵在天启年间所作。据墓志铭记载,黄克缵的堂兄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9 年)过世,留下一子黄调焕。40多年后,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率军进攻东北辽阳,黄克缵请黄调焕招募泉州同安(当时同安属泉州辖区)懂得铸造吕宋铜炮(史书上常称为红夷大炮)的14人到北京。第一次铸造出30门大炮,从中调6门到东北前线,其中一门重达三千斤,由当时的参将李禀诚带到军事要地奉集堡。因为使用铜炮需掌握专业技术,朝廷命黄调焕再次从同安招募30名炮手到奉集堡。

努尔哈赤部下火狐狸带领两三万人马前来攻城时,明朝炮手第一次使用重达三千斤的铜炮,便击毙对方800人,火狐狸本人和努尔哈赤侄儿当场身亡。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亲率13万人马攻打宁远。当时驻守的是明朝名将袁崇焕,守军仅有1.2万多人。努尔哈赤曾派人劝降,被袁崇焕拒绝后便指挥军队攻城,袁崇焕“令闽卒罗立”(命令同安炮手站立在一起),“发西洋巨炮”(发射吕宋铜炮),城外军队伤亡惨重。次日,努尔哈赤军队再次攻城,再次被大炮击退。其中有一门大炮直接击中努尔哈赤的黄龙帐幕,他本人也受了伤,不久抑郁而终,袁崇焕则在此战中一举成名。

石狮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告诉记者,墓志铭的发现有两大意义。首先,对于史书上记载的“西洋火炮”和“闽卒”进行了解释和补充,说明“西洋大炮” 并非舶来品,而是同安人自己铸造的,而“闽卒”指的就是黄调焕从同安招募的30名炮手。其次,吕宋大炮是当时最具威力的武器,这一历史记载反映了明代泉州军事科技的先进程度,也证明当时泉州海外交通的发达,能够与世界上其他地区交流,学习掌握先进的外来技术。

参考资料:http://news.fjii.com/2004/05/17/226666.htm

墓志铭记载了一位明代石狮人的生平,是其堂弟——明代兵部尚书黄克缵在天启年间所作。据墓志铭记载,黄克缵的堂兄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9 年)过世,留下一子黄调焕。40多年后,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率军进攻东北辽阳,黄克缵请黄调焕招募泉州同安(当时同安属泉州辖区)懂得铸造吕宋铜炮(史书上常称为红夷大炮)的14人到北京。第一次铸造出30门大炮,从中调6门到东北前线,其中一门重达三千斤,由当时的参将李禀诚带到军事要地奉集堡。因为使用铜炮需掌握专业技术,朝廷命黄调焕再次从同安招募30名炮手到奉集堡。

努尔哈赤部下火狐狸带领两三万人马前来攻城时,明朝炮手第一次使用重达三千斤的铜炮,便击毙对方800人,火狐狸本人和努尔哈赤侄儿当场身亡。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亲率13万人马攻打宁远。当时驻守的是明朝名将袁崇焕,守军仅有1.2万多人。努尔哈赤曾派人劝降,被袁崇焕拒绝后便指挥军队攻城,袁崇焕“令闽卒罗立”(命令同安炮手站立在一起),“发西洋巨炮”(发射吕宋铜炮),城外军队伤亡惨重。次日,努尔哈赤军队再次攻城,再次被大炮击退。其中有一门大炮直接击中努尔哈赤的黄龙帐幕,他本人也受了伤,不久抑郁而终,袁崇焕则在此战中一举成名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