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癣
手癣俗称鹅掌风,足癣俗称“香港脚”或“脚气”。足癣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手癣。
病因:手足癣主要是由致病性真菌在皮肤上引起的浅部感染。传播主要是通过接触、使用污染的洗浴用品或接触感染了真菌的动物。此外,手足多汗、气候潮湿或长期穿不透气的鞋,也可引起发病。
症状:患脚癣者自觉刺痒难忍,部位主要是在第四趾和第五趾间,患部皮肤红肿、脱皮、发痒,并发出一种臭味。手癣多伴有剧痒,常引起指间糜烂,尤其好发第三、四手指间。
治疗:以外用药为主。
西药治疗:
1、浸渍型:外用足粉或咪康唑霜,每日1-2次,水疱干燥脱皮后改用克霉唑霜或达克宁霜。
2、水疱型:如疱小未破,可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每日2次,每次10分钟;或用复方苯甲酸搽剂,每日2次外擦。如疱较大,先将疱液吸去,再用霜剂或扑粉。如疱已破,可用复方雷锁锌搽剂,再加扑粉。若有糜烂或继发感染,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20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或0.1%利凡诺溶液作湿敷。
3、鳞屑型:用复方苯甲酸软膏或10-30%冰醋酸外涂。
中药治疗:用30%浓度的洁尔阴洗液浸泡手足20分钟,每日2次。
进入秋冬季节,一些人的手掌皮肤会出现干燥、增厚、皲裂症状,活动手指时还会出现疼痛,这种由于手部感染真菌引起的皮肤病,医学上称为手癣。
预防手癣,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手部卫生,接触足癣后要勤洗手,同时用药物治疗足癣,杜绝病源。早期皮损潮红湿润者,可用雄黄膏外涂,每日2次。以水疱为主者,用1号癣药水或复方土槿皮酊外搽,每日2~3次。秋冬季节,手掌粗糙肥厚、干裂疼痛者,可采用中医特色疗法———热烘疗法。其方法是:将疯油膏均匀地涂在患处,然后用电吹风吹烘(用火烘亦可,注意不要被烫伤)患部,每日1次,每次约20分钟,烘后即可将所涂药物擦去。患者应坚持治疗,才能获得良好效果。也可于每晚睡前用半边莲60克煎汤,泡手15分钟后擦干,再厚厚地涂上疯油膏,然后用塑料袋套扎患手,第二天早晨再擦去药膏。
现代医学抗真菌药也很多,如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等,可选择外搽。要注意坚持用药,减少搔抓。手部干疼严重者,可涂凡士林等霜剂,减少肥皂洗擦及其他刺激物的接触,并防止手部感染。
参考资料:http://www.168315.com/qytq/6688/***********.htm
手癣俗称鹅掌风,足癣俗称“香港脚”或“脚气”。足癣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手癣。
病因:手足癣主要是由致病性真菌在皮肤上引起的浅部感染。传播主要是通过接触、使用污染的洗浴用品或接触感染了真菌的动物。此外,手足多汗、气候潮湿或长期穿不透气的鞋,也可引起发病。
症状:患脚癣者自觉刺痒难忍,部位主要是在第四趾和第五趾间,患部皮肤红肿、脱皮、发痒,并发出一种臭味。手癣多伴有剧痒,常引起指间糜烂,尤其好发第三、四手指间。
治疗:以外用药为主。
西药治疗:
1、浸渍型:外用足粉或咪康唑霜,每日1-2次,水疱干燥脱皮后改用克霉唑霜或达克宁霜。
2、水疱型:如疱小未破,可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每日2次,每次10分钟;或用复方苯甲酸搽剂,每日2次外擦。如疱较大,先将疱液吸去,再用霜剂或扑粉。如疱已破,可用复方雷锁锌搽剂,再加扑粉。若有糜烂或继发感染,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20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或0.1%利凡诺溶液作湿敷。
3、鳞屑型:用复方苯甲酸软膏或10-30%冰醋酸外涂。
中药治疗:用30%浓度的洁尔阴洗液浸泡手足20分钟,每日2次。